“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拖延症

何所欢 , 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 , 写有情的故事 , 有趣的陌生人 , 有料的知识 。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拖延症
文章图片
其实 , 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的习惯 , 并且在拖延的背后 , 还有一种“三分钟热度”的心态 。
比如:
在网上看到别人弹钢琴很有气质 , 于是自己也报了个兴趣班 , 结果学习了一周连音标都没记住 , 就放弃了;
看到老同学们个个都开始了健身 , 人到中年却拥有了好身材 , 于是自己也报名健身房会员 , 结果刚去3天 , 也放弃了 。
也有一些人 , 他们看到别人赚钱 , 于是自己也模仿对方的行为去赚钱;结果才坚持几天 , 看到不赚钱也放弃了 。
这种习惯 , 就是三分钟热度 。
没有持之以恒的心态 , 没有坚定的意志力 , 也没有平和的心态 , 这种人就陷入了“急于求成”的误区 。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拖延症
文章图片
-01
为什么有些人会“三分钟热度”?
一个人之所以容易三分钟热度 , 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
第一: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因素 , 也有两个细分的小因素 。
1、专注力被周围的环境影响
举个例子:
你要一边在家带娃 , 一边在家办公 。
你坐在电脑面前工作 , 娃娃就躺在你旁边的婴儿车上睡觉 。
每当你工作进展到了很重要的阶段 , 忽然就被娃娃的哭声打断 , 这时你是否会感到崩溃?
开始的时候 , 你还能够适应;但如果每一次你工作时 , 娃娃都不让你安心 , 你是不是就不想完成这个工作了?
在我们日常多数行为习惯中 , 只要被周围的人或某件事频繁打断 , 就会失去我们继续做下去的欲望和驱动力 。
2、自信心被一点点打击
就像有些人的原生家庭相处模式 。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 总是遭遇父母的“指责型教育方式” 。
无论他考了第一名还是第三名 , 结果都没区别 , 一定是父母不痛不痒的几句批评和打击 。
“才这点成绩就洋洋得意 , 小心下次考倒数”
“别骄傲 , 这点成绩还差得远呢 , 有本事你考年级第一 。 ”
你说 , 当他的自信心被亲密的人一点点击碎 , 他还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吗?
再举个例子: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拖延症】你想学跳舞 , 可你的爱人总是嘲讽你:“就你这个身材 , 就你这笨手笨脚的人 , 还是别学了 。 ”
于是 , 你学了一周就放弃了 。
为什么?
因为你想要赞美 , 而他却总是给你打击 。
缺少外部的赞美 , 却得到外部的批评、嘲讽和打击 , 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行动力 , 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
“半途效应”: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是一种拖延症
文章图片
第二:内部因素影响
内部因素 , 同样可以细分成两个方面 。
1、习惯拖延
有些人 , 拖延症真的很严重 。
到什么程度呢?
家人做好了饭 , 叫他快吃饭;他本可以立刻放下手机去吃饭 , 结果偏要把手机玩到没电才去吃饭 。
换下来的脏衣服 , 明明可以丢到洗衣机里面去洗 , 可他偏要拖延一周再洗 。
吃完饭 , 明明可以2分钟刷完自己的碗筷 , 但他却把碗泡在盆里几天才去收拾 。
类似的拖延行为 , 早已融入了他的行为习惯里 , 成为了他下意识的选择 。
拖延 , 同样会造成一个人产生“三分钟热度”的思维 。
2、骨子里的懒惰
懒惰 , 就是拖延的尽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