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把自己当成“外人”( 二 )


出游时 , 女儿的行李再重也会自己拿着 。
妈妈说:“我很爱她 , 这些 , 就是我对她的守护 。 ”
是啊 , 美籍华裔教育专家画云博士也说:
“爱孩子和爱其他的珍爱物件或宠物不同 , 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保留在身边 , 欣赏爱惜 。
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我们 , 并时刻为他们的离开做准备 。 ”
父母把自己当外人 , 不是放任不管 , 而是智慧地从父母的角色里退出来 , 让孩子学会担当和责任 , 成为一个独立能干的人 。
妈妈把自己当“外人” , 孩子更自律
相信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拖拉磨蹭、一点点作业也要讨价还价......
你催着逼着孩子学 , 有时候打骂都用上了 , 孩子就是不知悔改 。
甚至 , 你越是管着他 , 他越是故意气你 。
综艺《老师请回答》里 , 就有这样一个女孩 。
她学习很不自觉 , 每天都要父母催着学习 , 作业经常漏写少写 。
可细问之下才发现:女孩抵触的从来不是学习 , 而是妈妈的控制 。
我见过最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把自己当成“外人”
文章图片
每天 , 女孩除了要完成学校作业 , 还有很多妈妈留的作业 。
周一到周六的学习安排都要听妈妈的 , 就连周日都没有时间放松一下 。
妈妈每天下班回来 , 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完成没有?汇报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 。 ”
有时女儿不做课外作业 , 妈妈就会强制女儿写完 , 哪怕女儿已经睡下了 , 哪怕已经夜里十一点了 。
我见过最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把自己当成“外人”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李雪说:外驱力 , 也能驱动一个人 , 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
只靠“他律”造就不了“自律”的孩子 。
妈妈在学习上过度参与 , 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 。
在针对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问题上 , 《自驱型成长》一书早就指出:
我见过最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把自己当成“外人”】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 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 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 。
从孩子的学习中退出来 , 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 把自己当个“外人” , 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指点 。
就像把儿子送进美国麻省理工的邓明扬妈妈 , 一开始她也爱帮儿子规划安排 , 但后来发现 , 这样不但自己很容易着急上火 , 儿子还会失去兴趣 , 于是她就果断放弃陪学了 。
学习的事情靠邓明扬自己 , 妈妈就负责信息收集和后勤保障 。
因为在学习上有足够的自主权 , 妈妈也没有盯着成绩 , 所以邓明扬一直保持着一种热情 , 学什么都是自觉自律的 。
每个孩子都有对自主、自我的渴望 。
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当个局外人 , 不是不负责任 , 而是用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 , 保护孩子对学习的自主和兴趣 , 孩子才能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
妈妈把自己当“外人” , 亲子关系更和谐
复旦教授王德峰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
有一天 , 他突然接到以前老邻居的电话求助 。
那是一位中年妈妈 , 儿子已经高三了 , 但母子俩的关系却特别僵 , 妈妈一开口说话 , 儿子就立马顶回来 。
到了后面 , 妈妈只能保持沉默 , 母子俩每天见面却形同陌路 。
如今眼看就要高考了 , 儿子的成绩却一直在下降 。 妈妈有心找儿子沟通 , 但每次都只能以吵架收场 。
听完 , 王教授只给了一个建议:“从今天起 , 你把自己从中退出来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