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爸妈无数的争吵、朋友亲戚的白眼,让我明白:穷是原罪
我们每一个人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着切不断的联系 , 这些联系很有可能会改变甚至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
一、
文章图片
我是家里的老幺 , 上面还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 。
妈妈是一名油漆工 , 家具厂倒闭之后 , 在舅舅的帮助下 , 去了当时在当地还算风光的厂子做工 , 负责给厂里的车辆上漆 。
油漆对肺的危害是巨大的 , 而且妈妈早年得过肺结核 , 所以在她四十多岁时 , 就因健康问题从厂里出来了 。
那时 , 我和哥哥正在上中学 , 马上就要读大学了 , 正是用钱的时候 , 可我们家里总共凑不出一千块钱的存款 。
我的爸爸是不用指望的 。
爸爸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 勤勤恳恳地为着家里 。 可他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 那就是不爱用脑 。
爸爸年轻时候是开大车的 , 但他不爱动脑筋啊 , 学不会处理紧急情况 , 开了五六年后 , 出了一场车祸 , 被车队开除了;
然后又和朋友一起做生意 。 还是因为不爱动脑 , 没有心眼 , 生意做了一年 , 被人家坑得底裤都没了 。
妈妈很是要强 , 对爸爸的一根筋看不惯 , 因为挣不来钱 , 两人经常在家里争吵 , 有时候甚至提刀相向 。
在我的记忆里 , 每年他们都会发生十次以上的争吵 , 而那是我和哥哥最害怕的场面 , 没有之一 。
也是在无数次的争吵中 , 我知道 , 穷是原罪 。
爸爸破罐子破摔 , 干脆不做事了 , 安心呆在家里给我们兄妹俩做饭 。
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了妈妈身上 , 可一个月二百多块钱的工资 , 还要缴学费、房租 , 还要照顾生活 , 哪里能够?
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件事记忆非常深刻 。
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时 , 开学就要缴纳学费 , 可家里拿不出钱 。
爸爸不管不问 , 吃了饭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 还是只有妈妈 , 带着我和哥哥两个人 , 大半夜地跑到朋友家里去借钱 。
去了三家 , 第一家甩了一个白眼给妈妈;第二家说自己也没钱;只有第三家 , 拿了五十块钱给妈妈 。
我看着妈妈红着眼睛 , 把那五十块钱装进最里面的口袋 , 然后牵着我们俩的手 , 三个人没有一个人说话 , 默默地往家走去 。
白眼 , 是穷的另一个附赠品 。
我们家住的是公房 , 每个季度要去房管所缴纳房租 。
有一次 , 爸爸揣着妈妈刚发的工资 , 提着菜篮子带着我意气风发地去了房管所 。
办事人员很不高兴 , 责怪爸爸几十块钱的房租居然能够拖半个月的时间 。
爸爸脾气火爆 , 当场就跟对方吵了起来:“我们又不是不缴 , 昨天我爱人发了工资 , 我今天不就来了吗?”
那年我大概十岁 , 听到爸爸这副义正言辞的说辞 , 相比起爸爸的“大义凛然” , 我很不好意思:一个大男人 , 还要等爱人发了工资才有钱缴纳房租!他自己呢?他自己就没有一点作为男人应该支撑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吗?
甚至我都能想象得到 , 当我们走出房管所时 , 里面的工作人员会是如何地讨论我们:这男人吃软饭吃得理直气壮!
其实爸爸并不是懒 , 就是不懂得变通 , 如果让他去做不用动脑的体力劳动 , 他反倒是适合的 。
所以在哥哥考上大学后、面对着一年四千多的学费和生活费时 , 在一位远房表叔的帮助下 , 爸爸去了外地一家纺织厂扛纱包 , 挣些苦力钱 , 倒还真对了他的路数 。
对了 , 我们是有亲戚的 , 可亲戚也经不住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借钱啊!所以到后面我们再去借钱时 , 人家干脆避而不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民间故事:妻子每逢月圆发疯,梦游撕咬丈夫,高僧:孽缘
- 民间故事:铁匠半夜干活,见少妇可怜不收钱,少妇说回家别点灯
- “五百一争”关山派出所的故事:因为他们让小镇很温暖
- 爸爸妈妈出国,把宝宝留乡下奶奶带,看奶奶发来的照片,太搞笑了
- 适合带爸妈旅游的地方
- 成语马前泼水是用来比喻 马前泼水成语故事
- 性感消失、长腿幻灭、小肚腩,明星生图与普通人没差,太真实
- 父亲节的由来和故事 父亲节的来历
- 呐喊每章内容概括 呐喊讲述什么故事
- 家长为什么不信任老师,真实原因有3个,底层逻辑很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