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你是“被动独处”吗?有一种孤独,是自己强加的,来自自我厌恶
01
高质量独处
知乎上 , 有一个问题:每天回家前 , 都喜欢在车里坐一会儿再上楼 , 为什么?网友@王涛这么回答:
关上车门 , 你是你自己 , 你可以是肖邦 , 可以是钱学森 , 可以是张大千 , 可以是葛优 , 可以是三毛 , 可以是张爱玲 , 你有你的世界 , 这个世界可以只有你一个人 , 也可以有很多人 , 全凭你的意愿 。
打开车门上楼 , 你也是你自己 , 你是一个父亲 , 一个丈夫 , 一个儿子 , 你有你们的世界 , 你需要考虑房贷 , 工资 , 柴米油盐 , 儿子学费 , 年度旅游……
我们选择独处 , 有时是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 , 或者是远离他人才能最好地成就自我 。
矛盾的是 , 有时我们独处是为了能和他人在心智上产生联系 。 独处时更能做到这一点 。 比如 , 诗人很难当着爱人的面写一首情诗 。 物理上的分离有助于凝聚最纯粹的爱意 。
本文图片
更重要的是 , 他人陪伴时 , 我们很难感受到独处带来的那种自由感 , 他人的存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
尼采曾经写道:
有些人偷走了我们独处的时光 。 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陪伴 。
这话不假 。
放弃独处是否值得 , 在于人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
用自由换取更亲密的联系通常是值得的 , 但用自由换取浮于表面的交流可能仅适于某些特定性格的人 。
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交流无法提供媲美独处的价值 , 充满敌意、缺少亲密感的关系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
本文图片
人群中我们更加孤独 。 那些定期独处的人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 这群人很可能意识到 , 他人的陪伴是一笔以个人自由为代价 , 却可能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的交易 。
02
你是“被动独处”吗?
独处也分积极的独处 , 和消极的独处 。
有时候 , 独处并非人们自愿的 。 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短篇小说《孤独》(Alone , 也译作《孤独的日子》)中描绘了一名孤独的中年男人 , 孤独令他痛苦不堪 , 以至于透过墙壁传来的年轻家庭的生活日常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如果注定孤老一生 , 至少他还听到过别人家庭相聚的声音 。
本文图片
这样的人能找到陪伴吗?也许吧 。
但这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因为独自生活的人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 , 需要更多的回报才会放弃 。
即使不独处 , 人们也会感到孤独 。
例如 , 心里藏着许多不能和别人说的秘密 , 或压力 。 即使身边都是爱你的人 , 但有时再多的爱也没用 。 无论是秘密还是艰辛 , 这些沉重的负担只能自己扛着 , 让人感到孤立无援 。
就像一个人快死了却无人知晓 , 在他看来 , 自己和他人之间被一道天壑分隔 。
这些情况下 , 如果有人可以共同承担还有所帮助 。 但必须承认 , 有些负担 , 例如死亡 , 是没有人可以完全分担的 。 尽管快要死的时候 , 所爱之人握着我们的手会有所帮助 , 但我们仍是独自死去 。
本文图片
03
自我厌恶
然而 , 有一种令人痛苦的孤独几乎是人们自己强加的 , 它来自自我厌恶 。
自我的负面感受令人想要独处并感到孤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情商低的7个表现,你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