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胖体质 “甲煎和为膏”“朱唇素指匀”,从口脂看唐朝的社会发展( 二 )

  • 唐朝口红的色号
  • 唐朝的口脂色号不单一 , 有大红、淡红、粉红、檀色(肉色)、黑色、紫色等 , 色彩丰富 。 如何得到不同色号的口脂?只要在制作过程 , 调配原料就行 。
    比如 , 崔知悌记载的一个方法 , 想要紫色口红 , 先把黄蜡融化 , 然后放入紫草煎制;想要肉色的 , 那就用一点黄蜡和紫蜡;想要红色的 , 在蜡中加入朱砂就行 。
    在制作口脂中 , 原料的配比也有讲究 。 比如制作红色口脂 , 需要一两蜡 , 两粒黄豆大小的朱砂 。
    • 唐朝口红的香气
    配好颜色后 , 就需要加入特制香料 。 这个过程可以区分口脂和唇脂:“以甲煎和为膏 , 盛于匣内 , 即为甲煎口脂 , 如无甲煎 , 即名唇脂 , 非口脂也 。 ”
    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的解释更直接 , 他说:“甲煎 , 以诸药及美果、花烧灰和蜡成口脂 。 ”
    甲煎制作过程繁复精致 , 多种香料通过浸泡、小火熬煮、密封微火烘烤等工序 , 方成香气各异的甲煎 。
    • 唐朝口红的形态
    唐朝已经出现管状口脂 , 《外台秘要》记载了做法:“取竹筒合面纸裹绳缠 , 以熔脂注满 , 停冷即成口脂 。 ”
    不过 , 管状口脂制作起来比较复杂 , 所以当时的口脂多数还是用盒子盛放 。
    用盒子盛放口脂 , 用起来比较方便 。 有需要的时候 , 揭开盖子 , 用指尖挖出一点 , 点、注、或匀在嘴唇 。 白居易就生动描绘了这一画面:“朱唇素指匀” 。
    口脂制作属于手工业 , 口脂制作工艺繁复精细 , 足以体现唐朝手工业的先进 。
    唐朝官方的重视 , 促进了口脂、香料等经济发展口脂 , 在唐朝受到官方重视 , 而且不分男女都用口脂 。 每年腊日皇帝的例行赏赐中就有口脂 。

    《唐书·百官志》记载:“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 , 赐北门学士 , 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 ”

    从白居易、杜甫的诗文中可知 , 他俩都收到过皇帝赏赐的口脂 。
    白居易在腊日收到皇帝赏赐 , 专门写了文章表示感谢 , 《腊日谢恩赐口蜡状》:“今日蒙恩 , 赐臣等前件口蜡及红雪、澡豆等” 。 杜甫则写了一首诗表示感谢 , 《腊日》:“口脂面药随恩泽 , 翠管银罂下九霄 。 ”
    皇帝为什么要在腊日赏赐官员口脂呢?其实 , 这跟西安的气候有关 。 当时的腊日 , 是农历十二月 , 正值冬天 。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冬天寒冷干燥 , 人们嘴唇也会起皮、会开裂 , 这时候口脂就是润唇神器 。 所以皇帝赏赐大臣的物品里有口脂 。 还有就是 , 当时的口脂也有药用价值 , 所以皇帝赏赐的口脂、面脂更多的是药用价值 , 而不是现代意义的美妆价值 。
    当然 , 唐朝男性涂抹的多是肉色唇膏 。
    唐朝宫廷机构尚药局专门用香料制作美容护肤品 , 口脂就是其中之一 。 后宫女性用来装饰自己 , 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的口脂 , 也多出自尚药局 。
    宫廷消费的口脂种类多 , 质量好 , 刺激了其他群体对口脂的追求 。 所以 , 可以说官方的重视 , 促进了口脂经济的发展 , 也进一步促进了香料经济的发展 。
    为满足宫廷以外的消费人群 , 唐朝市场上 , 有专门经营胭脂水粉的铺子 , 也有专门经营香料的铺子 。
    现代恋爱中的男人会送女朋友口红 , 来表达爱意 。 其实 , 这一招不是现代人特有的招数 。 穿透时空 , 我们发现早在唐朝 , 男人就会通过送口红 , 讨女人欢心了 。
    在唐传奇小说《莺莺传》中 , 崔莺莺寄给张生的信中 , 就写道张生送给她“口脂五寸” , 表明张生想让她嘴唇润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