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戈夫曼|人啊,还是多露一点“后台”为好( 三 )


韩炳哲说 , 我们这个时代从福柯的「规训社会」到了一种「功绩社会」 , 用一种积极的情态动词 , 比如「打破界限的可能」、「我们一定能做到」 , 来让你无法轻易察觉它的暴力性 。
所以「功绩社会」不生产大量的疯子和罪犯 , 但高产抑郁症者和厌世者 。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茅塞顿开 。 几年之前 , 当我刚做公众号的时候 , 我会写一些鸡汤 , 也会对自己不够完美感到焦灼 。
可从前年开始 , 我一直有意识地拒绝做一个人生导师 , 不输出边际顺滑 , 形态向上的价值观 。 也并不介意分享软弱和认命 。
因为 , 可能彼时我自己就陷入了「功绩社会」的漩涡中 , 对完全的积极感到疲倦与反感 , 从而开始自救 。
简单点来说 , 我自己都做不到 , 我凭什么鼓动别人呢?心有戚戚焉啊 。
看到林歌神的动人 , 我想跟那个大网红说 , 其实离婚了马上复婚也没事的 , 那些人性中的软弱、怯懦、那些外人无法道也的眷恋、爱恋 , 同样也会像昏黄路灯 , 照亮被大雨浇湿仍不肯寻屋檐的人的心 。
无非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区别 , 而东隅的人也总会有一天 , 当遇到自己人生中的痛苦时 , 拨开完美的迷雾 , 划过经历的长河 , 摸索到桑榆之地 。
那片地 , 就叫真实人生 。
\ END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