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戈夫曼|人啊,还是多露一点“后台”为好
本文图片
文 /美亚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一个理论叫「拟剧论」 。 社会中的行动者 , 也就是你我他 , 都是舞台上的演员 。
演员在特定时间内表演 , 为观众展现一定的情境 , 需借助标准的有规则的设置和道具 。
比如医生穿白大褂医者仁心 , 歌手拿着麦克风魅惑众生 , 我要...我要对着电脑唉声叹气独立自强 。
戈夫曼将表演的这一区域称为前台 。
什么是后台呢?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 , 同时限制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 。 后台紧紧挨着前台 , 彼此泾渭分明 。
演员要严守后台的秘密 , 防止观众闯入 。 如果观众闯入后台 , 那前台和后台就会倒置 , 演出走向不可控 。
这个理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 有点像大家熟悉的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概念 。 但是拟剧论不仅仅和个体相关 , 更偏向于互动 , 有演员就有观众嘛 。
比如说林志炫的前台形象就是一个吹毛求疵 , 技艺精湛的歌者 。 他所有的一切 , 生活、交往、妥协、合作 , 都为他前台的形象服务 。
但这样的前台表演并没有让他获得太多的好感 ,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 , 他是为数不多获得全面负评的一位参演者 。
但是这一周的节目 , 林志炫杀到我了 , 他这次选择和热狗合作 , 在羽毛里胡乱笨拙地旋转舞蹈 , 把我鼻子都舞酸了 。
本文图片
【欧文.戈夫曼|人啊,还是多露一点“后台”为好】而且我在他声音的尾调里听到了前所未有的怒音 。
本文图片
也许那是一点忘情的瑕疵 , 也许是他故意的设计 , 但即便是故意的设计 , 那也已经是经过了本人允许的一种放纵 。
就是那么一点瑕疵、一点放纵 , 让他在我这里第一次到达了动人 。
本文图片
我在重新思考什么是故事感 ,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唱歌有故事感 , 我觉得也许就是取舍吧 , 舍掉音准 , 取一点不完美;或者舍掉外壳 , 让渡出一部分生活经历嵌入声线 。
所谓长得一张故事脸 , 大概也是如此 , 在面对镜头、摄像机的时候 , 没有马上进行前台设置 , 而是把生活当中的后台 , 原封不动地安置在那里 。
从戈夫曼的前台/后台理论 , 可以推演出仰八脚定律的精炼:一个人只有时不时的从华丽的客厅 , 转身掀开腌臜厨房的一角 , 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和喜爱 。
因为尽管每个人的客厅分寒舍和豪宅 , 但是几乎每一家的厨房都是油腻腻的 , 总会有杂乱无章的时刻 , 这才是人生最本真的相似 。
想聊聊这个是因为 , 前两天有粉宝让我去了解一个大网红和前夫要孩子的事情 。
本文图片
其实在这之前 , 我的闺蜜已经有转发在朋友圈 , 当时我就点进去看了 , 直觉逻辑有漏洞 , 比如因为男方一直威胁女方和女方母亲 , 女方才迟迟没有与描述得如此恶劣的男人分道扬镳 , 还为了买房子复婚了 。
我始终在思考 , 也许威胁的内容是这件事复杂或者有隐情的关键 , 什么样的秘密可以与如同身家性命的女儿成为等价砝码?
于是怀疑整件事的真实度 , 并且我闺蜜转发的文案开头是「我和她不熟 , 但作为一个母亲...」 , 我非常信任闺蜜与她的直接经验 , 但「不熟」说明声援是出于母性正义 , 而不是基于事实 , 这让我不敢发表任何看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表白 《芳华》何小曼|六岁丧父,跟着母亲改嫁,童年的伤,该怎样治愈
- “我将于人海茫茫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个是有妇之夫,一个是已婚女人
- 据说 为什么徐志摩死于空难后,大家都把矛头都指向了陆小曼?
- 罗曼|转载:《回忆》
- 藤原纪香|50岁藤原纪香华丽登场,丝绒落肩礼服勾勒曼妙身姿,大秀天鹅颈发量浓密
- 罗曼·罗兰:“等到自私的幸福 为什么“凤凰男”年薪50万,却在生活中过得很节俭?
- 陆小曼 陆小曼信奉“及时行乐”,付出终生代价,后半生赎罪
- 汪曼玲|叶童出席汪曼玲70岁生日会,满头白发尽显优雅,喝到脸红难掩兴奋
- 卢卡斯·波特曼|LV太子妃遥祝长子20岁生日,晒出素颜同框照,母子好似同龄人
-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