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淑兰二婚比初婚过得好,因为婚前父母做对了这三件事
在剧版的《知否》中 , 明兰的堂姐盛淑兰被无德无行、软饭硬吃的丈夫与婆婆作践了三年 , 好不容易才以“舍弃一半嫁妆”的代价完成了和离 , 摆脱了这场屈辱的婚姻 。
那么 , 离婚后的淑兰过得怎样呢?
电视剧没有演 , 不过在《知否》原著中有答案:淑兰的父母替她另寻了一门婚事;而且 , 淑兰这次过得很幸福 。
于是 , 一个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离婚再嫁的女子 , 在那个时代往往很容易被歧视 , 为什么淑兰却能冲破这个魔咒 , 二婚反而比初婚过得好呢?
阅读原著会发现 ,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淑兰父母选婿标准的改变 。
原著里写道:这次 , 老两口“仔细查看了人品 , 也拿足了架子 , 才开开心心地嫁了女儿” 。
短短一句话 , 从三个层面奠定了婚姻的幸福基调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慢慢道来 。
文章图片
1
对婚姻的“附加需求”减少了
盛淑兰自身端庄贤淑 , 娘家又是当地的大富商 。
这么好的条件 , 当初之所以会被父母嫁给又穷又刁的孙家 , 并不是老两口猪油蒙了心、非要拿女儿去做慈善 , 而是他们对这场婚姻寄托了一些额外的期盼 。
当时 , 淑兰的父亲盛维是“商人” , 而盛维的堂弟盛纮则是“清流文官”——虽然老兄弟二人关系好 , 但盛维的妻子李氏总觉得矮人一头 。
假如自家能招个“读书人”做女婿 , 将来女婿若顺利进入仕途、为官做宰 , 那么 , 不仅自家也能地位飞升 , 而且也不必总在盛紘面前有自卑感 。
于是 , “十二岁就已经中了秀才”的孙志高就成了盛维两口子眼中最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
为了实现“自家也出一个官老爷”的愿望 , 他们主动选择了忽视孙志高的人品、孙母的刁蛮 , 忽视盛孙两家在三观方面的本质差距 。
甚至 , 当女儿淑兰婚后被百般刁难 , 盛维两口子都能一忍再忍 。
却不料 , 潜力股原来竟是垃圾股 , 还白白害得宝贝女儿受了三年的苦 。
经此一劫 , 盛维两口子看待女儿婚事的关注点发生了很大变化 , 从“将来能给我家带来什么”变成了“能不能让我女儿过得顺心” 。
什么少年英杰啊 , 什么才高八斗啊 , 如果人品不行 , 这些统统没用;即便男方真有一天金榜题名、加官进爵了 , 也未必就能轮到结发妻子同享荣光 。
人往往如此 , 关注点不同 , 评判问题的标准也就不同 。
功利心淡了 , 反而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 , 更容易回归最本真的需求 。
所以 , 淑兰的第二次婚姻 , 盛维两口子把女婿“人品好”放在了首位 , 进行了仔细的查访 。
从前 , 他们把女儿的婚姻当做一场投资 , 如今 , 他们更想给女儿一个安稳幸福的归宿 。
文章图片
2
懂得给女儿“底气”
对于出嫁的女儿来说 , 如果娘家人都不珍视她、不疼惜她 , 基本就更不用指望婆家人尊重她、爱护她了 。
在淑兰的第一段失败婚姻里 , 盛维两口子就没能发挥任何“给女儿撑腰”的作用 。
当淑兰不堪忍受丈夫与婆婆的作践、逃回娘家诉苦时 , 娘家不仅不站在淑兰一边 , 还要主动把她送回去;不仅把她送回去 , 还要一并再给孙家送几个铺子示好 。
这一副息事宁人、打完左脸凑右脸的讨好相 , 纵容得孙秀才与其母得寸进尺 , 将淑兰乃至整个盛家都当成了大冤种 , 颐指气使 , 既要又要 。
经历了孙家的教训 , 盛维两口子终于明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士兵突击原著小说 你有没有看过小说
- 天道小说原著小说 原著小说叫什么名
-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原著小说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原著小说介绍
- 父母爱情原著|亚琼为爱“吞下安眠药”,是对安杰最狠的打脸!
- 父母|父母爱情原著|亚琼为爱“吞下安眠药”,是对安杰最狠的打脸!
- 父母爱情原著:“三儿四女”的美满婚姻,才是安杰此生最隐晦的痛
- 安杰|父母爱情原著:“三儿四女”的美满婚姻,才是安杰此生最隐晦的痛
- 《斗破苍穹》萧炎被骂是渣男,动画可能是,原著并不是
- 康姨母|知否:王老太太没有溺爱孩子,康姨母和王大娘子是被她教坏的
- 盛淑兰|《知否》:盛淑兰的婚姻是场豪赌,只能愿赌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