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大龄剩女”:士大夫家的女儿为何嫁不出去?( 二 )


可以说 , 在宋代中上层社会 , 女方最理想的婚姻 , 就是以时出嫁 , 成为“士人妻” 。 但是 , 适时婚嫁与为士人妻很难两全其美 。 如果女子坚持非进士不嫁 , 或者定有更为苛刻的择婿条件 , 如非才华出众不可 。 那么 , 势必造成一批女子错失婚嫁时间 , 成为长期待在娘家的“老姑娘” 。 宋哲宗时 , 宰相章惇就把选取女婿的条件定得过高 , 以致“为息女择配 , 久而未谐” 。 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当时任官执政 , 相当于副宰相 , 他曾好言相劝上级章惇:“相公择婿如此其艰 , 岂不男女失时乎?”但章惇却听不进去 , 颇不耐烦地讽刺说:“待寻一个似蔡郎者 。 ”他直白地说 , 正等着为闺女找一个类似你蔡卞这等层次的人 。 章惇的女儿不能适时而嫁 , 依史料所见 , 当与他的父亲气量狭小、“眼界”太高关系颇大 。
从两宋科举规模来说 , 士人们苦心读书 , 但能考中进士者必定数量很少 。 而且 , 中举士子并非都年轻有为 , 单身待娶 , 相反 , 许多士人都经过多年苦斗 , 龙腰蛇背 , 须发染霜 , 之后才科考成功 。 所以 , 对于一些少得可怜又在年龄与婚姻条件上正好合适婚配的中举者 , 往往成为宋廷士大夫官僚给自家姑娘强力争抢的目标 。 每逢放榜之日 , 许多士大夫官僚人家便瞄准新科进士 , 相互之间比拼撕掰 。 据北宋中期人彭乘《墨客挥犀》载 , “今人于榜下择婿 , 号脔婿” , “脔”是将肉切割小块 , 可谓比喻形象 。 放榜之时 , 中举士人犹如众多朝臣大官的猎物 , 被一些权势人家如野兽般“撕扯”回家 , 介绍给自己的姑娘 。 王安石曾在《临津》一诗中 , 兴奋地描述这种令他印象深刻的画面:“临津艳艳花千树 , 夹径斜斜柳数行 。 却忆金明池上路 , 红裙争看绿衣郎 。 ”那些靓女们纷纷攘攘 , 争相观看 , 都想钓上新科进士这样的“金龟婿” 。 正如南宋朱彧《萍州可谈》所说:“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 , 择过省士人 , 不问阴阳吉凶及家世 , 谓之‘榜下捉婿’ 。 ”士子们一旦中举 , 转瞬之间 , 无论婚配或前途方面 , 皆会发生极大逆转 。 宋代有关此类记载的文献非常多见 , 无需赘言 。 在当时社会 , 女子们想要寻找到一位心仪合适的士人 , 与其结为伴侣终身依归 , 并非人人都能如愿 。 这也是造成一些大家女子不能适时婚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
但是 , 还需说明另一种情况 , 即随着宋代知识文化的不断普及 , 特别是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 。 文化素养的提升 , 使一些知识女性见识越来越远广 , 认识更趋深刻 , 所以择婿也越来越看重对方的人品和才华 。 很多人普遍认为 ,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教育是男性的权利 ,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直到明清以后才形成的社会观念 。 在宋朝时期 , 即便是妇女观较为保守的司马光 , 也主张女性应当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文化 , 他在《家范》中就曾写道:“古之贤女 , 无不好学 , 左图右史 , 以自儆戒 。 ”宋代文风大盛 , 有条件的家庭女孩子都可以读书学习 。
#****#3清代史学家赵翼谈到宋代婚姻风俗时 , 曾经指出:“当时风尚 , 妇人女子皆知爱才也 。 ”一些士人家的女子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 , 一直坚守等待 , 寻找心仪理想的人生伴侣 。 北宋儒家大师程颐的女儿终身未嫁 , 责任即全在她自己 。 据说 , 程颐的女儿“幼而庄静 , 不妄言笑 , 风格潇洒 , 趣向高洁” , 实在是当时那个社会标准理想的好姑娘 。 她很想寻找一位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男子出嫁 , 所谓“择配欲得称者” , 程家为此于茫茫人海中“访求七八年 , 未有可者” 。 不知不觉 , 程姑娘年龄就被耽搁大了 , 便成为大家的舆论焦点 , 亲戚朋友看着也发愁 , “既长矣 , 亲族皆以为忧 , 旧交咸以为非 , 谓自古未闻以贤而不嫁者 。 ”顶不住社会压力 , “不得已而下求 , 尝有所议 , 不忍使之闻之 , 盖度其不屑也 。 ”但父母太过疼爱 , 看着这个“老姑娘” , 干着急没办法 , 实在不忍心她受委屈 , 就这样一直“未遇贤者”而养在娘家 , 直到最终未嫁而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