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四个关于“老”的感悟(深度好文)( 二 )
其实 , 老人最怕“走”!在老人面前 , “走”不是物理距离的简单改变 , 而是对他们人生的一次否定 。 他们要离开自己付出人生岁月的地方 , 他们要告别凝结着自己心血的岗位 。 还有些“走” , 就是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经营一辈子的“家”!
人生每一个阶段 , 家都是一个温暖的存在 。 唯有“老了要走” , 家成了一个痛苦的负担 , 成了一个去而无回的存在 。 人从年轻时候起就苦心经营自己的家 , 当走到人生尽头 , 却看到这个家再也容不下他!
许多养老措施是以货币折算的 , 提前退休可以多发多少钱 , 社区养老可以多补多少钱 , 养老院里费用是多少 , 让农民工回故乡可以发给什么钱 , 等等 。 其实 , “老了要走”不是一本经济帐 , 而是一个社会必答题 。
“世界很大 , 我想去看看” , 那是年轻人的幻想 。 没有哪个老人喜欢“再走” 。 把老人留住 , 让老人不走 , 安静地在熟悉的环境里 , 好好活着 , 这也许该成我们的一个目标!
老了要少
文章图片
读书的时候 , 有一位老师把积攒一辈子的书 , 到处送人 , 留下不少佳话 。 我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许多书印着他赠送的字样 。 还有学长写文章说 , 某个冬日的早晨 , 赶到办公室时 , 看到老师手提两摞书站在楼道里等 。 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 , “这些书 , 你也许用得着 , 就送给你了” 。
终于有一次 , 我有幸来到这位老师家 。 他家里一面墙的书架空空的 , 只留几本词典 。 我问起他到处送书的事 , 七十多岁的老人说:“老了 , 要学会减少” 。
人生 , 可以用一道四则运算题来比拟吗?如果可以 , 那么青年要做乘法 , 让自己尽快丰富起来;中年要做加法 , 追求不断进步;到了老年 , 就得学会做减法 , 而且减数要越来越大 。
我们的民族从土地上一路走来 。 秋收冬藏是农耕生活必备的条件 。 所以 , 老人都是积攒着积攒着变老的 。 无论积攒了多久 , 也不管积攒了什么 , 人到老年都要减 。
北方一些农村有个习俗 , 一个人下葬之后 , 就要把他生前用过的东西烧了 。 其实 , 社会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减法”程序 。 即使你不去减 , 最后社会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减掉” 。
年轻时 , 能争到什么 , 衡量着一个人的能力;到老了 , 能减去多少 , 标志一个人的境界 。 这种减 , 是一个自觉过程 。 给自己的东西找一个归宿 , 给自己心爱的东西找到喜爱的人 , 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也写过一篇文章 , 题目就是“老师的空书架” 。 当时赞赏老师助人的精神 , 现在看过了许多老人 , 却是另一番感慨 。 自己亲手把书送出去 , 总比后来被别人拉走卖了废纸好 。
所以 , 人老了 , 要自觉做减法 , 减到越少越好 。
天气寒冷 , 记得添衣 , 欢迎转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到中年,远离四个人,继续来往也毫无意义
-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四个人
- 恋爱 关于开放关系的几个问题
- 在生活的历练中渐渐成长
- 哲思|做人越来越快乐的四个秘诀
- 财富|关于财富、成功和爱的故事
- 关于生活的治愈系文案:不必太张扬,是花自然香,是爱自然长
- 风水|人身上有“这四个”上等风水,养好了,就是富贵
- 心理测试:四个皇冠,凭眼缘选一个最高贵的,测你适合的职业
- 心理测试:四个台阶,你想走哪个?测你会步入何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