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我那个“贪得无厌”的婆婆,被婆家人群起而攻之以后,终于认输了

我有酒和茶 , 你有故事 , 就来找我 。
点上面『关注』 , 你就是我的人了 。
尼采|我那个“贪得无厌”的婆婆,被婆家人群起而攻之以后,终于认输了
本文图片
01
尼采:“取悦他人 , 自己也会因此充满喜悦 。 不管是多么微小的事情 , 倘若可以让他人喜悦 , 便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喜悦 。 ”
这是心理学层面的东西 , 因为人内心都有“被重视”的渴望 , 别人重视你了 , 你被取悦了 , 别人看到你心花怒放 , 他们也会开心 , 或者说被取悦了 。 反过来讲 , 你重视别人了 , 别人被你取悦了 , 心花怒放了 , 你也会因此开心 , 也就是所谓“赠人玫瑰 , 手留余香” 。
不认同这个观点的人 , 要么从来没有取悦过别人 , 要么从来没有被人取悦过 , 或者说用错了方式 , 并非真心想取悦别人 , 只是想打着取悦别人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 你没有真心取悦别人 , 别人也没有被取悦 , 当然就达不到“悦人亦悦己”的效果 。
下面这个女人谈及她的婆婆时提到的问题 , 就是有关“悦人亦悦己”的问题 , 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尼采|我那个“贪得无厌”的婆婆,被婆家人群起而攻之以后,终于认输了
本文图片
『人会因为被爱而努力展现自己的长处 , 会不忍辜负别人的爱 , 反之亦然 , 如果不被爱 , 谈不上辜负不辜负 , 也就不那么在意是否有必要展现自己的长处 ,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恋人之间 , 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 , 包括婆媳 。
我向来奉行“将心比心”的原则:别人怎样待我 , 我就怎样待人;我善待的人只有善待我 , 我才会继续善待他 , 否则免谈 。
【尼采|我那个“贪得无厌”的婆婆,被婆家人群起而攻之以后,终于认输了】我觉得但凡是个有心之人 , 应该都会有这样的原则 。 很明显 , 我婆婆不是有心之人 , 她不懂什么叫“将心比心” 。 我善待她却得不到她的善待 , 让我怎么继续善待她?她没有善待过我 , 我如何去善待她?我不想在自己不开心的情况下愚孝 , 再严格的伦理道德也盖不过人心 。
类似的问题我跟她讲过 , 我老公也跟她讲过 , 而且我们之间有过的矛盾已经足够提醒她了 , 而她却依然不当回事 , 总是摆长辈的架子 , 总是表达自己的自私 , 恨不得把所有人的钱都揣到她的口袋中 , 恨不得把所有人的财产都据为己有 。
就算是我亲生父母也没资格这样对我 , 更何况是跟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 ,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 , 我都不欠她什么 , 她贪心不足 , 我当然不会如她所愿 。
好在婆家其他人还算懂事 , 都认同我的原则 , 所以才会在婆婆问我要房子的时候群起而攻之 。 经由这件事 , 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所谓“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 放在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中也适用 。 年轻时涉世不深 , 不明白这些道理还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懂 , 那就不能怪别人尤其是晚辈不善待你 。 』
尼采|我那个“贪得无厌”的婆婆,被婆家人群起而攻之以后,终于认输了
本文图片
02
大家应该对前面那个女人提到的“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不陌生 , 其中的“道”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为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得什么样的道才会多助 , 失什么样的道才会寡助 , 我们需要弄清楚 。
结合前面那个女人的遭遇 , 其中牵扯到的“道”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 , 人要懂得自爱 , 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说 , 如果连自爱都做不到 , 又如何去爱别人?诚如尼采所说:“就算只爱自己一点点 , 也比根本不爱自己要好 , 人活着务必要学会自爱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