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岛 巴尔扎克:男人之所以过得不幸,往往是因为欲望大于能力。( 二 )
在这里 , 他见到了很多人表面光鲜亮丽 , 背地里却为了金钱和利益搞得妻离子散 , 家破人亡 。
他不想重复他们的老路 , 就告诉父亲 , 他不想做律师 , 想当一名作家 。
父亲起初不同意 , 在他的坚持下 , 才勉强同意给他两年的试验期 。
两年内 , 父母每月会给他提供120法郎的生活费 , 如果两年后他还没有成名 , 就必须回到律师事务所挣钱养家 , 否则家里就会中断他的经济来源 。
此时 , 73岁的父亲退休了 , 家里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 他们不得不举家迁到了巴黎附近的小镇 。
巴尔扎克独自留在了巴黎 , 他住在贫民区的小阁楼里 , 写出了第一部作品五幕体诗剧《克伦威尔》 。
父母郑重其事地为他举办了家庭朗读会 , 邀请了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剧作家安德里欧来品评他的作品 , 对方看过后表示:“这位作者随便干点什么都行 , 就是不要搞文学 。 ”
这样的评语让父母很失望 , 他们中断了对巴尔扎克的支助 。
但巴尔扎克并不认输 , 他说:“悲剧非我所长 , 仅此而已 。 ”
为了鼓励自己 , 他在卧室里放了一尊拿破仑的石膏像 , 剑鞘上写着一句话:“他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 , 我将用笔来完成 。 ”
02.“不要对上流社会有什么要求 , 它只是看人外表 , 从不看人内心的 。 ”
20岁时 , 巴尔扎克加入了专门炮制流行读物的文学小作坊 , 肆无忌惮地挥霍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天赋 。
从情书、诉状、检举信 , 政党的宣传册 , 宗教教义 , 到巴黎贵妇圈私下流传的闺中读物 , 他什么活都接 , 只要有钱就行 。
他非常厌恶这类限期完成、粗制滥造的“文学垃圾” , 称之为“下流的作品” , 甚至不愿意署上自己的真名:“我希望靠这些小说发财致富 , 这是多么的堕落!”
22岁时 , 巴尔扎克成了邻居德·贝尔尼夫人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
贝尔尼夫人时年45岁 , 比巴尔扎克的母亲大一岁 , 是七个孩子的母亲 , 并已当了外婆 。
她家世显赫 , 母亲是王后身边的贴身侍女 , 父亲是宫廷乐师 , 教父和教母是国王和王后 , 因为自幼熟悉宫廷生活 , 所以气度优雅 , 颇具成熟女性的魅力 。
或许是自小缺失母爱 , 或许是想通过贝尔尼的关系跨越阶层 , 巴尔扎克爱上了贝尔尼夫人 。
贝尔尼夫人善良 , 体贴 , 极具文学审美眼光 , 发自内心地欣赏这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情人:“巴尔扎克不能被拘束在平凡的框架 , 他需要精神自由 。 ”
她鼓励他专心写作 , 直言不讳地给他的作品提意见 , 教给他上流社会的礼仪和为人处事之道 , 提醒他小心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 , 帮他打点债主 , 为他贴补家用 , 同时 , 还包容了他的风流与花心 。
她像太阳一般 , 温暖了巴尔扎克 。 是他的母亲、情人、老师、朋友 , 一个女人能为心爱男人所做的一切 , 她都为他做到了 。
在她的经济援助下 , 巴尔扎克开始弃文从商 。
他的第一个项目是跟书商合作出版袖珍版的《拉封丹全集》 , 然而该书出版后却只卖出了几十本 , 合伙人见势不妙 , 抽资跑了 , 只留下他苦苦支撑 。
雪上加霜的是 , 他又碰上了无良书商 , 对方开出高价将他滞销的书悉数盘走 , 支付给他的却是无法兑现的破产商号的期票 。
为了弥补损失 , 巴尔扎克立刻追加投资成立了铸字、印刷、出版各环节组成一条生产链的印刷公司 , 继续印刷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他本人的作品 。
谁知印刷公司生意惨淡 , 很快就倒闭了 。
经商三年 , 他一分钱没挣 , 还欠下了十万法郎的债务 , 归根究底是因为他虽有一流的商业眼光 , 却缺乏商海实战的经验和能力 , 不懂核算成本 , 不会节约开支 , 更无法脚踏实地地好好研究经商这门学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昨天,汤加火山再次喷发,一座岛消失了
- 疫情再响警报!数岛消失,10万人失联,更可怕的事情来了,你还一无所知
- 巴尔扎克 一心傍富婆,情史无数的捞男巴尔扎克:他这一生,只把女人当工具
- 恐怖!1000颗原子弹威力的火山爆发!数岛消失,10万人失联,断网前女孩拼死留言……
- 在青岛的体制内工作15年,那么年终奖金和养老金有多少?望你了解
-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迎雪岁岁常欢愉 新年筑梦者丨牵成鸳鸯50多对,公益红娘叫“知秋”
- 李涌|青岛交警李涌被追授一级英模!网友的这个举动看哭了
- “我走过全国一百多个城市上下火车时 “山东人太好了!” 退休教师晒青岛五四广场照片…他说,走过许多城市,头一次享受这种待遇
- 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开展“凝心聚力驰骋未来”青年员工拓展训练营活动
- 防范协作孤岛化(2):“治未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