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微说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瞬移到2242光年外,能看见秦始皇登基吗?( 二 )


不仅如此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相对论的运用也少之又少 , 这就让人们的时空观念依旧停留在最初阶段 。
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理解万有引力和相对论中的区别 , 爱因斯坦曾专门提出了“爱因斯坦电梯实验”:
在电梯与地球相对静止的时候 , 电梯内所有物体都会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 , 可如果让电梯自身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 那么之前所有受到影响的物体都将摆脱引力的束缚 , 同时也完全无法表明引力存在的迹象 。
如果是在地球上 , 我们很难完成或者理解这个实验;可如果是将实验放在地球和太空中进行对比 , 那么理解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
一旦这个实验达到了理想状态 , 其实验结果和推论相符合 , 那么万有引力就失去了解释一切的能力 。 也正因如此 , 相对论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 , 我们将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以及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关系放入这个问题中就会发现 , 想要真的在2242光年之外的天体上观测到秦始皇登基的画面 , 那么在这长达2242光年距离的惯性参考系中 , 所有变化都必须是可控的 。 一旦出现任何不可控因素 , 最终的观测结果都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
2242光年的路程
理论之所以是理论 , 主要就是因为预想的所有结果都是理想化的 。 而物理学的研究本质 , 就是要尽可能地将各种变量控制到预期数值以内 。
在长达2242光年的距离中 , 以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高度想要完成这一点 , 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
首先是宇宙中各种障碍物的阻挠 , 都会对光子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 , 时空与引力并不冲突 , 引力更像是时空本身就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力” 。 可针对这一观念 , 爱因斯坦的第二种相对性理论却表示了质疑 。
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是由空间——时间弯曲所产生的几何效应 。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引力根本不算是一种力 。 而这种现象 , 在天体周围表现得更加明显 。 我们所了解到的引力场 , 也仅仅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人们理解这种观念 。
所以光子在2242光年这段距离中运动的时候 , 势必会受到各个天体的影响 , 而我们从超级天文望远镜中接收到的光学信号 , 自然无法完全展示出秦始皇登基的画面 。
其次就是地球本身并不会散发光芒 , 之所以能够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 也主要是因为地球本身反射了太阳光 。 了解光学基础的人都知道:通过球面反射的光芒 , 都会呈现出发散性 , 类似于一个锥子的形状 。
因此 , 想要在2242光年之外接收到这样的反射光芒 , 其困难程度绝对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 结合这两点来看 , 观察到秦始皇登基画面的可能性就变得更加微乎其微了 。
事实上早在1990年2月14日 ,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NASA卫星就让旅行者一号在64亿公里外给地球拍摄过一张照片 。
可等到人类接收到这张照片之后才发现 , 地球在一个64万像素的照片之中 , 仅仅只不过占据了0.12像素 。 不过为了纪念此次拍摄行动 , 科学家们还是以“暗淡蓝点”来命名了这张照片 , 以此激励人类继续进行地外探索 。
超越光速的可能性
通过太空物理学和对天体障碍的分析 , 我们知道想要在2242光年之外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画面 , 的确是不可能实现的 。 那么假设人类的速度超越了光速 , 是否能够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呢?
爱因斯坦曾表示: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不可能达到光速 , 超越光速更是完全不可能 。
要知道光子本身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 , 它既是波又是粒子 。 也正因如此 , 科学家们会将光的性质称之为波粒二象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