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推背图第23象详解】1268年 , 蒙古第三次攻宋 , 围攻襄阳、樊城 6年 。贾似道隐瞒了5年 , 以各种手段不发救兵[2] , 直到1273年两城失陷 , 南宋门户尽开 。
1274年度宗死 , 贾似道公然不执行遗嘱 , 自立4岁的赵显为帝 , 谢太后垂帘听政 , 实权仍在贾似道手里 。
同年 , 伯颜率元军20万(蒙古1271年改国号大元)顺长江东下 , 宋军或降或逃 。贾似道率13万大军迎敌 , 实际是去乞降 , 伯颜不允 。一交战 , 贾似道和亲信就逃窜了 。贾回京后被贬广东 , 途中被整死 。
【乾沈坤黯】:朝政昏暗 , 南宋要天塌地陷了 。「沈」:古字 , 同「沉」 。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祥」:指文天祥 。「一江」:「汪」字 , 指汪立信 。
「楫」:短的船桨 。「断楫」:短桨断了 , 无法前进 。
二句指南宋末年靠文天祥、汪立信等忠义之士苦苦支撑 , 亦难起色 , 如江舟断楫 , 形势一泻千里 。※ 汪立信:
1273年任兵部尚书、江陵府知府 , 劝贾似道联兵固守 , 被贾罢官 。1275年 , 元兵直逼建康(今南京) , 汪立信又被启用 , 率兵增援建康 。元兵一到 , 南宋守臣望风降遁 , 全线崩溃 , 汪恸哭而亡 。
※ 文天祥:
1256年中状元 , 后因得罪贾似道 , 被贬赣州知州 。1275年正月 , 元军直逼临安 , 朝廷发「哀痛诏」 , 号召各地进京勤王 , 基本无人响应 , 文天祥尽出家资招募义军 。义军虽英勇 , 仍不能抵挡元军 。1276年正月 , 元军兵至临安 , 文天祥被临时任命为右相 , 出城讲和 , 被扣留 。
谢太后领幼帝投降 , 宋家皇室再次被劫掠而去 。文天祥不降 , 初以绝食抗议 , 后在镇江逃脱 。
陆秀夫等拥立9岁的端宗在福州即位 , 文天祥奉诏入福州 , 任枢密使 。1277年 , 文天祥率军挺进江西 。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胜元军 , 攻取兴国 , 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 , 人心大振 , 江西各地响应 , 全国抗元斗争复起 。元军主力来攻 , 文天祥败撤福建 。1278年 , 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 , 服毒自铩未果 。1279年被押解经过「零丁洋」[3]后 , 写下《过零丁洋》千古传诵的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被囚禁于大都(今北京) , 始终坚贞不屈 , 1283年就义 。
2. 解颂
【胡儿大张挞伐威】:指蒙元四外扩张侵略 , 所向披靡 。
「挞」:音踏 , 用鞭棍等打人 。「挞伐」:武力大规模伐 。
【两柱擎天力不支】:南宋末期 , 靠忠义的文天祥与汪立信 , 难以支撑 。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指襄阳、樊城被元兵围攻6年 , 贾似道封锁军情不发兵救援 , 依然在西湖上泛舟夜宴 , 张灯结彩 , 和姬妾、群妓歌舞霪乐 。
三.解图
图中文官 , 喻文天祥 。腰配宝剑 , 喻文天祥是文官 , 带兵打仗 。只身双臂支撑屋宇 , 喻以丞相文天祥代表的忠义之臣 , 苦苦支撑宋室天下 。二、 文征解卦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袁天罡推背图第31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30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29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18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28象详解
- 农历几月出生的女人最能旺夫
- 袁天罡推背图第14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7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1象详解
- 袁天罡推背图第6象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