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西汉时期 , 河南洛阳当地 , 有一位名为卜式的牧羊人 , 家中的产业以田地牧畜为主 , 在弟弟年幼时就将家业打理得很兴旺 , 待弟弟长大后 , 只取了百头羊 , 其余产业给予弟弟 , 而自己则入山牧羊 , 一晃十多年过去 , 不仅购置了田宅 , 所牧之羊也多达千头 。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文章图片
可见卜式本性善良 , 为人勤奋 , 做事很有方式方法 , 短短时间便勤劳致富了 , 恰巧当时正逢战乱更能显示他的品质和节气 。 当时汉朝正在抵抗匈奴入侵 , 朝廷钱粮不足 , 于是向各地富人募捐 , 而卜式主动上书朝廷 , 表达自己愿意捐一半的家产 。
原本此事属于“愿者上钩” , 朝廷没有明确规定 , 并非强制性的 , 而人性都是自私的 , 大公无私者始终是少数 , 就像明朝崇祯时期 , 皇帝要求捐款 , 来筹集军费抵御内乱和外敌 , 但满朝文武都说自己穷 , 各地富商也只有少数捐了一点 , 也就是意思意思 , 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 。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文章图片
此事自然让汉武帝心中产生了疑虑 , 于是派人问道:“你是想当官吗?还是有什么困难 , 或者是要求?”
而卜式则回道:“我从小牧羊 , 并没有读过多少书 , 我并不觉得可以当官 , 也不想当官 。 且家里生活富足 , 常常与人为善 , 并无困难也无甚么要求 。 ”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这么清心寡欲的回答让使者很为难 , 因为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 因为皇帝并不想随意接受资助 , 而卜式什么需求都没有 , 这差事就办不成了 , 于是使者再问:“你有想要的赏赐吗?”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文章图片
卜式再回道:“国家讨伐匈奴而遇到困难 , 作为国家的一员 , 有能力者就当报效国家 , 就算为大节而死也无憾 , 无有能力者 , 也应当尽一份心力 , 我是这么认为的 , 又何需赏赐?”
使者听完无话可说 , 只能赶回京城 , 把这些话语一字不漏报上朝廷 , 而汉武帝得知后还未发表意见 , 丞相公孙弘便说道:“所谓无事献殷勤 , 非奸即盗也 , 此事实在不符合常理!”
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 汉武帝想了想最终驳回了卜式的请求 , 卜式没资助成功 , 不丧气 , 也不强求 , 回到洛阳家中该干嘛干嘛 。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文章图片
一转眼便过去了年余 , 期间有各地流民迁徙 , 也有割据势力归降西汉朝廷 , 导致国库空虚 , 当时恰巧又不是朝廷收赋税钱粮的时节 , 于是只能再次募捐 。
卜式听闻朝廷再次募捐 , 直接拿出大部分财产(二十万钱) , 上门交给了河南太守 。 在各地上交捐款名单后 , 汉武帝在记名时 , 把卜式认了出来 , 本想拒绝的 , 但又想到国家还有很多流民在饿肚子 , 而卜式也未必是居心不良 , 不能以偏概全 。
汉武帝接受卜式的捐款后 , 回赐了卜式四百人“更赋钱” , 然而卜式并没有接受 , 全部还给官府 , 汉武帝得知后 , 把卜式与隐匿财富的人相比 , 更显其高尚品质 , 为了肯定卜式的行为和德行 , 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 , 召拜中郎官 , 赐爵左庶长 。
此人捐款给朝廷,丞相说其居心不良而拒,最后反而让其当了丞相
文章图片
原本卜式不愿受封的 , 也就是不想做官 , 怕自己做得不好 , 而汉武帝却说:“我有羊在上林苑中 , 想让先生去放牧 。 ”
于是卜式欣然接受 , 穿着一身布衣草靴去放牧 , 没几年便让羊群数量倍增 , 汉武帝见到后大声称赞 , 并问道:“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