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 二 )
文章图片
但是陈聚臣不这样认为 , 他说当初朱某只是借去研究的 , 但后来就再也没有还回来 。 当时的环境提倡捐献 , 但这件瓶子是陈家的传家宝物意义非凡 , 于是并未答应捐献 。 至于后来得到表彰 , 那也是因为当年邓政委在陈家时得到陈家的照顾 , 而非捐献花瓶受到表彰 。
在法庭上 , 朱某又提出了一个证据:自当年从陈家拿走这个花瓶后 , 他就麻烦不断 , 陈聚臣一年或者一个月都回来找他要花瓶 , 一年又一年从未间断 。 1993年时 , 朱某实在不堪其扰 , 于是告诉陈聚臣 , 这10多年来你也挺难的 , 给你800块钱吧 。 这800块钱就是征收款 , 钱已经给过了为什么还要来索要花瓶呢?
文章图片
对于朱某的说法 , 陈聚臣表示反对 , 他说这800块钱其实是博物馆给他的劳苦费 , 他前后跑了10多年博物馆才给了这800块钱 , 而且这800块钱当时说得很清楚是差旅费补贴 , 并没有说是征收款 , 如果是征收款为什么连证书也没有一本?
对于陈聚臣的追索 , 朱某认为陈聚臣索要古瓶10多年 , 而且还多次到有关部门索要 , 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停止过 。 有人说他很执着 , 但他认为陈聚臣的动机早已经不单纯 。 1993年的时候 , 文物价格飞涨 , 陈家是看到文物值钱了才来索要的 , 这与当初的自愿捐赠精神不符 。
但是陈家人却也当场反驳 , 当时陈家并未缺钱花 , 而且这是传家宝物 , 纪念意义大于金钱 。 青花古瓶凝聚着陈家两代人的心血 , 和对一代伟人的怀念 , 陈家人自然不愿意放弃这只古瓶从手中流失 。
文章图片
由于年代久远 , 2004年的这场官司最终因为很多细节很难厘清 , 朱某和陈聚臣都各自有理 , 于是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 。 2004年9月 , 法庭作出一审判决:
虽然30年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及文物征集工作相对不完善 , 没有办理正式的征集手续 , 但是1984年对原告奖励毛选一套 , 1993年支付原告800元征集费 , 符合当时社会状况及文物征集作法 。 因此 , 驳回陈聚臣的诉讼请求 。
文章图片
一审判决之后 , 陈聚臣不服继续提出上诉 , 被当地法院驳回 。 2005年8月 , 陈聚臣老人去世 , 弥留之际交待儿子陈传瑞和孙子辈一定要将古瓶要回 , 这就是这只花瓶的来历和陈家两代人的秘密 。
陈聚臣去世后 , 陈家人继续上诉索要古瓶 , 然而直到现在依然无果 。 经过鉴定 , 这只花瓶是乾隆皇帝的一件青花瓷器 , 虽然算不得是最顶级的国宝 , 但在市场上也是价值不菲卖个上千万也是不成问题 。 而最主要的是 , 这件瓶子是伟人所赠 , 这份情义实在无价 , 这也是陈家三代人想要追回瓶子的原因 。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由于很多历史细节已经很难说清 , 而且瓶子已经藏入博物馆30年 , 陈家很难再要回这个瓶子 。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 这个花瓶藏入博物馆也是一个好的归宿 , 至少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 了解这个花瓶背后的传奇故事 。 对于当地而言 , 如果能够为陈家做一些补偿外加发纪念证书也是可行的的一个办法 。 20年过去了 , 陈家人并未放弃 , 这件宝物的归宿 , 至今依然成谜 。
对于这个花瓶的归属 , 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性,35岁后,不想早衰,避开一件事,保持二处净,坚持三个勤
- 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侍奉魏蜀吴,一件事看出其侄子不逊于父辈
- 中国人的孙子火爆全美!一件球衣被炒到3万美金!因为这个姓!
- 现在谈恋爱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因为一件不存在的事和女朋友吵架,我要不要分手?
- 女人做这一件事,最容易戳痛男人的心
- 为什么有一些人能够做一件事成一件事?通过如何钓鱼引出的启发
- 钓鱼|为什么有一些人能够做一件事成一件事?通过如何钓鱼引出的启发
- 马可一家三口郊游,王丹妮脚踩奢侈品运动鞋!儿子一件T恤上千块
- 马可|马可一家三口郊游,王丹妮脚踩奢侈品运动鞋!儿子一件T恤上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