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

一件宝物的传奇 , 一段传奇的历史 。
2005年8月 , 河南省清丰县的单(shan)拐村 , 有一位名叫陈聚臣的老人 , 在感觉自己生命将走到尽头时 , 他把几个儿子和儿媳妇叫到身边 , 向他们交待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 老人对儿女叮嘱道:“一定要把咋家的传家宝要回来 , 你们这一代完不成 , 下一代也要继续要完成!”
陈家的传家宝是什么呢?这件事情说来话长 , 在陈家大儿子陈传瑞的记忆里 , 陈家的传家宝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 。 他不得不想起了30年来家中发生的一件奇怪事情:
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
文章图片
从他记事的时候起 , 脑海中就有一个谜团 。 每逢8月15日、过年等重要节日 , 家里就会出现一件怪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 爷爷和父亲就会悄悄来到院子里 , 搬开院子里堆积的秸秆 , 露出一口枯井 , 然后他们就用锄头开始在井里挖 , 挖出了一个大木盒子 。
当他们打开这个大木盒子时 , 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大花瓶 , 这个花瓶看上去很大 , 花纹很是漂亮 。 爷爷和父亲小心翼翼地将花瓶擦洗得干干净净 , 郑重地摆放在家中最显要的位置 , 就放在祖宗牌位的旁边 , 家里任何人都不准去摸 , 不准去碰 。
当时正值“破四旧”的年代 , 这种花瓶要是被发现就会被砸碎 , 私藏这种东西也是很危险的 。 陈家却冒着危险收藏这件大花瓶 , 家里人对此非常不理解 , 但当陈传瑞等人问起这个花瓶的来历时 , 陈传瑞的父亲总是说:“这是爷爷留给我们的!”
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
文章图片
这只花瓶有半米多高 , 花瓶身上的花纹非常精美 , 应该是很值钱的东西 。 但陈家向来家贫 , 不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 这件东西从哪里来的呢?陈传瑞的祖父当初是如何得到这个花瓶的?陈传瑞不知道答案 。
1973年 , 在陈家收藏了30多年的大花瓶突然失踪了 , 陈传瑞再也没有见到过这只花瓶 。 陈传瑞成年后与父亲分了家过日子 , 忙着娶妻生子挣钱的他 , 早已经将小时候大花瓶的事情忘了 。 那个时候 , 他只知道父亲经常忙碌着往城里跑 , 他也没有多问 。 直到父亲临终前 , 父亲才将那只花瓶的真相全部说了出来 。
原来这只花瓶的来头不小 , 这可是1945年时邓政委(小平)在当地进行工作时 , 送给陈传瑞祖父留作纪念的 。 当时邓住在陈家的房子里 , 并与陈传瑞的祖父、父亲关系很好于是便将这只不好携带的花瓶送给了陈家 。 邓送的花瓶 , 这太有纪念意义了 , 陈家于是将花瓶作为传家宝收藏 。
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
文章图片
一件传家之宝,被借走30年为何不还?宝物最终应该归谁所有?】1973年夏天 , 当地文化馆馆长朱某听说陈家有一个大花瓶是文物时 , 于是来到陈家找到陈传瑞的父亲陈聚臣 , 将这只花瓶带去了文化馆 。 1989年 , 濮阳市成立了博物馆 , 这件青花瓷古瓶被选送入博物馆珍藏 。
然而到了2004年3月 , 陈传瑞的父亲陈聚臣将朱某、博物馆、文化馆告上了法庭 , 理由是在30年前朱某从他的手里骗走了传家宝贝古青花瓷瓶 。 陈聚臣要求博物馆返还陈家的传家宝 , 并且赔偿相关损失10000元 。
在法庭上 , 陈聚臣控告朱某从他的手里骗走了传家宝 。 对此 , 陈聚臣与朱某进行了当场争辩 。 朱某告诉陈家 , 30年前这件瓶子是陈家自愿捐赠的 , 为何今天要来控告 。 而且在1984年的时候 , 区里表彰先进的时候 , 还给陈家奖励了一套毛选和一个玻璃匾额 , 这在当时是最高奖励了 。 陈家古花瓶完全是出于自愿捐赠 , 并没有骗取陈家花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