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 傅首尔表示“长辈别总和子女说不在意”:表达付出,其实需要智慧

在新一期的《屋檐之夏》里 , 傅首尔表示:希望长辈别总和儿女说不在意 。
只有表达需求 , 儿女们才知道父母需要什么!
很赞同傅首尔的说法 。
中国式父母几乎都有一个习惯 , 那就是为了子女任劳任怨 , 付出一切 。
好不容易有一天子女长大成人有出息后 , 可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了 , 他们又不舍得让子女付出 。
子女问他们需要什么 , 他们说什么都不需要 。
子女给他们生活费 , 他们也拒绝接受 , 恐怕给孩子们带来负担 , 到最后子女就以为他们真的不需要 。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 , 他们也想要子女的陪伴 , 也想要子女的关心 , 想让子女给自己不定期地带来一些惊喜 。
但是内心的责任感又迫使他们告诉自己不能麻烦孩子 。
所以这就导致了 , 每次子女问他们有什么需求 , 他们会说什么也不需要 。
其实 , 这也不能怪他们 , 毕竟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 受到了我们这种文化的影响 。
久而久之 , 就形成了一种思想观念 。
那么为什么父母会和子女说不在意的话呢?
傅首尔 傅首尔表示“长辈别总和子女说不在意”:表达付出,其实需要智慧
文章图片
01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们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 。
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全部 , 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全都给孩子 , 尤其是老人 。
她们在这种环境下生活 , 时间一久 , 慢慢就会受到影响 。
从而觉得作为父母就应该尽己所能地为孩子付出一切 。
而且 , 她们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之后 。
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 , 哪怕别人再劝她 , 应该接受子女对自己的付出 , 她们也听不进去 。
因为这种疼爱子女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们心里 , 哪能说改变就能改变呢?
比如说我奶奶吧 , 我奶奶是个非常疼爱孩子的女性 , 其实可以说是溺爱了 。
因为她对我大伯和我爸比较溺爱 。
小时候大伯和爸爸基本上都没有干过活 , 做饭这种有些难度的就更不用说了 。
导致现在我爸还不会做饭 , 洗衣服也不怎么干净 , 还形成了一种非常依赖我妈做家务的习惯 。
这些不得不说和奶奶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
当然 , 与我妈也有一定的关系 。
有时候 , 奶奶拿了退休工资 , 她还会给大伯和我爸 , 虽然大伯和我爸不会要她的钱 。
或者买了些她喜欢吃的东西 , 她也会舍不得吃完 , 留一些给我爸 , 等他回来吃 。
吃饭的时候 , 她也会把肉都给我爸和大伯 , 自己不吃 。
每次我看到都会说:“奶奶你自己多吃一些啊 。
我爸都已经长大了 , 你现在应该多为自己考虑了 , 不要再把他当成孩子看了 。”
虽然奶奶当时嘴上答应得很好 , 但后来该怎么样她还是怎么样 。
那时候我就明白 , 奶奶是听不进别人的劝说的 。
她生活了几十年 , 这种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 , 就像深长在土里几十年的竹子 , 你拔它是拔不掉的 。
知道她习惯这样 , 我们也就随她了 。
傅首尔 傅首尔表示“长辈别总和子女说不在意”:表达付出,其实需要智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