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一酒馆 “惊!千万别轻忽孕期脊椎问题。”( 二 )


——廖医师表示 , 肌肉在20岁左右会发育成熟 , 35~40岁以后肌肉力量开始逐渐减弱 , 女性通常比男性提早出现 。 常见的腰酸背痛、肌肉酸痛等现象 , 通常是长期没有训练、规律运动习惯所致 。 随着年龄的增加 , 肌肉力量会减弱 , 容易受伤 , 平均每5人中有1人会有长期下背酸痛症状 , 这不完全是骨头的问题 。 01脊椎侧弯——一部分人会出现轻微脊椎侧弯的现象 , 在正常范围内不用特别担心 , 若侧弯状况比较严重就会进行追踪治疗 。 廖医师说明 , 脊椎侧弯大部分是特发性的 , 严重的脊椎侧弯可能与特殊疾病有关 , 目前没有特定成因 , 也不一定是基因所致 , 是个体的成长发育问题 。 若脊椎严重偏斜 , 会使腹腔、骨盆腔空间较为狭窄 , 可能影响胎儿生长 , 但比例非常少 , 孕妈咪不必太过担心 。 ——对于已经怀孕的妈咪 , 不论是骨科还是神经内科 , 医师在用药上一定会非常小心 。 通常脊椎问题不太会影响到胎儿 , 反而对母体影响较大 , 因为腰椎是支撑身体的重要构造 , 对日常生活功能有影响 , 例如可能无法久坐、久站 , 但大部分不会有功能上的缺损 。 现在普遍都很重视脊椎侧弯 , 通常不会延误就诊 , 如果平时持续关注脊椎问题 , 孕期也不用特别担心 , 可用辅具或缓和的康复疗程帮助孕妈咪舒缓不适 。 02 椎肩盘突出——脊椎从颈椎到腰椎 , 每一节脊椎间都有椎间盘 , 可说是脊椎的关节 , 由于脊椎会旋转、弯曲 , 椎间盘可避免骨头间撞击 。 患有椎间盘突出的人是因为先前曾受伤 , 例如车祸、运动伤害、高处坠落等 , 还有一部分不一定有很明显的受伤 , 但可能久坐或是长期姿势不良所导致 , 属于慢性伤害 。 ——由于胎儿会增加妈咪的脊椎负担 , 若椎间盘退化的妈咪 , 本来椎间神经孔空间就比较小 , 再加上增加的重量 , 使空间变得更小 , 会压到神经 。 也有些妈咪本来症状不严重 , 只是偶尔不舒服 , 但怀孕后症状反而加重了 。 廖医师建议 , 若有脊椎相关症状 , 在孕前就应就诊治疗 。 40岁前的患者症状一般都较轻微 , 不一定要接受手术 , 大部分都可以服用药物、康复进行缓解 , 通常治疗6周后都能改善 , 只有少部分患者需要手术 。 03骨质疏松——怀孕以及初期哺乳因雌性激素改变 , 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 廖医师鼓励成年女性应适量摄取钙片 , 避免骨质流失 。 因为怀孕时很多治疗的药物会从胎盘影响到胎儿 , 用药会有许多限制 。 若出现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腰酸背痛等脊椎症状 , 都会建议采用比较保守的治疗 , 例如康复、热敷、戴护腰等 , 或通过适当地背肌训练来改善 , 等到生产后才会进一步治疗 。
“瑜伽“滚背”可改善”
——廖医师表示 , 有些瑜伽动作跟康复很类似 , 肌肉训练有很多种方式 , 瑜伽的“滚背”可以是其中一种 。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 , 在孕期都会选择比较和缓的方式来改善 。 肌肉的特性是太僵硬就容易受伤 , 因此需通过适当的强度和柔软度来保护 。 而“滚背”可以训练柔软度 , 有些脊椎问题也可以借由瑜伽或康复来改善 。 但每个人先天柔软度不一 , 脊椎结构也不尽相同 , 更会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 , 在进行复杂瑜伽练习前 , 最好能先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
“运动是最好的保健”
——对于骨骼肌肉系统而言 , 若无其他异常 , 运动是最好的保健 , 游泳、慢跑、瑜伽等都能训练到全身肌肉 , 有些运动不会训练到心肺功能 , 建议有氧、无氧运动搭配进行 。 廖医师提醒 , 平时应避免超过身体负荷 , 例如久坐的人要适当使用护腰或适当休息 , 均衡饮食可避免营养流失 , 钙片、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 B族维生素对身体功能修复也很有帮助 。 一般而言 , 保健食品还是属于补充性质 , 平时仍应以均衡饮食为主 。 ——由于目前生育年龄有越来越高龄的趋势 , 有怀孕打算的女性应培养运动习惯 , 可训练背部肌肉群 , 这能改善背痛的症状 , 因为产程会需要肌肉施力 , 肌肉训练能使自然生产过程更顺利 。 而现在运动风气盛行 , 也可能造成运动过度 , 廖医师提醒 , 要长期培养习惯 , 不要一次大量运动 , 每天30分钟 , 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达到成效 , 也保护肌肉与骨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