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人有时需要一些遥不可及的事物 需要一些遥不可及的事物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人有时需要一些遥不可及的事物 , 否则这现实人世也太狭窄、太憋闷了 。
比如 , 时时回顾故人旧事 。 昨日之日不可追 , 山林间漫游的童年 , 就像雨后彩虹 , 抬头仰望 , 早已遥不可及了 。 但只要记忆在 , 便世事俱在 , 眼前犹如有一叶轻舟 , 出没于渺渺烟波中 , 那些曾经从生命中经过的故人(无论是死别的 , 还是生离的) , 一一斜倚舷栏 , 无言回望 , 衣履笑颜 , 一如往昔 , 随着轻舟在烟水中 , 曳着音乐 , 徐徐向着黑暗驶去 。
比如 , 让自己喜欢的人遥不可及 , 就像天边的云彩 , 瑰丽 , 美好 , 却远远够不着 。 这样更安全 , 只要一直喜欢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 , 那就永远不用冒险 , 只要愿意也永远不会失去 。 每个人心中大概都会有这么一种人 , 可能一辈子都不曾遇到过 , 不曾认识过 , 但总觉得不远的远方 , 总有那么一个人驻留在自己心间 , 他虚幻遥远 , 却又真切动人 。 如同一轮澄净、透亮的明月 , 倒映在你眼前的波光潋滟中 , 那感觉如此遥不可及 , 又仿佛近在咫尺 。
文章图片
人的一生 , 会对无数的物乃至人 , 产生兴趣 。 我们的欲望就像是一只看不到的 , 却有无数触手的章鱼 , 它会本能的抓取一切触手可及的美好事物 。 但是 , 也得有我们永远触不可及的东西 , 保持着一段审美的距离 , 明净地 , 遥遥地 , 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 , 永远不会在日常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庸俗沉沦、沾染尘灰 。 为何要去注目永不可及的事物呢?我觉得那种注目和企望 , 其实是对自己灵魂的充盈与延伸 。
喜欢遥不可及的事物 , 是一种什么感觉?大抵眼中溶着月色 , 眉梢有淡淡的风 。 心中涌动着这么一种爱 , 爱的是谁 , 爱有多久 , 其实自己并不清楚 , 但总觉得在未来的未来 , 总会有一种爱会得到实现 , 那爱是充实、饱满的 , 却又憔悴 , 消瘦;也许 , 有些东西就是因为不曾相见 , 才变得如此想象巨大 , 希望丰满 , 让人黯然又神伤 。
古往今来 , 应该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吧?比如 ,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 , 李白“把酒问月” , 苏轼“把酒问青天” , 就是一个徒劳的追问 。 明月高悬千年 , 如此遥不可及 , 但人依然想伸出双手去邀月 , 这是一个何等美丽而惆怅的手势 。 一个没有答案的追问 , 实际上只是在暗示着没有起始的月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 而一个自明的永恒一再被追问 , 只能说明诗人内心的不甘和惆怅 。 还有宋代词人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就是对于一种寥廓远方的魂牵梦绕啊!高楼骋望 , 不见所思 , 高山连绵 , 碧水无尽 。 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 , 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 , 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 , 却又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 使人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
“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 。 此万不得已者 , 即词心也” 。 风雨江山之外 , 总有你无法触及的事情和情绪 , 你无法超越的现实和理想 , 以有限的人身去面对无限的天地 , 你只能寻寻觅觅 , 欲说还休 。
文章图片
当我们通过欲望的帷幕来观察世界时 , 我们认为它是渺小和狭窄的 , 我们不能领悟它的全部真理 。 我们和世界要以一种比需求更深刻的关系结合在一起 , 我们的灵魂被它吸引 , 我们对生命的爱 , 实际上是我们希望延续我们和伟大宇宙的关系 , 这种关系就是爱的结合 。 人生一世 , 不仅仅为稻粱谋 , 还要为灵魂赋形 , 为人生赋义 。 一个超越此在人生的高远世界 , 即使有遥不可及的距离 , 但也赋予人类生命更为深厚悠远的意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五行缺金的人忌讳什么
- 剖腹产二十天了恶露有时有有时没怎么回事
- 八字不合是什么意思 该怎么化解
- 贾元春死于战事,晴雯血染沙场,红楼梦作者在说什么故事呢
- 人生 人生,有时真的不能太在意幸与不幸
- 八字地支六害能化解吗 相害有时也为喜
- 伟大的悲剧作者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谁
- 易经的作者是谁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易经的作者和简介
- 口红 伊丽莎白一世:25岁当女王,为美貌戴假发抹铅粉,有时7天不卸妆
- 真正厉害的人,都很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