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狐|聊斋里,鬼狐花妖喜欢的对象,为何往往是落魄书生和贫苦小市民?( 二 )


那些以悲剧结尾的故事里 , 虽然是山精鬼怪们的主动决裂 , 但根源还在于这些落魄书生们身上 。
这些人虽然落魄 , 但身上依然存在着现实世界里的烟火气 , 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
比如说 , 在《葛巾》的故事里 , 常大用便怀疑葛巾是牡丹花妖 , 而因为这样的怀疑又四处求证 , 这种行为无疑表露了他对礼教的畏惧和认同 , 不敢冲破世俗观念 。 葛巾知道了这一点之后 , 毅然决然地掷儿离去 。
鬼狐|聊斋里,鬼狐花妖喜欢的对象,为何往往是落魄书生和贫苦小市民?
本文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 , 在常大用的眼中 , 鬼狐花妖等角色是不能和人相比的 , 这种认识的来源正是封建社会里贫富差距、门户等第的变种 , 自然与幻想世界里自由的爱恋格格不入 , 悲剧性的收场就成了令人惋惜的结局 。
从这里可以看出 , 这些落魄书生们的身上其实有着两重性质 , 这是他们身处封建末世所带来的 。
蒲松龄生活的清朝 , 从一个大的文化的范围来说 , 正好处于两千余年封建时代的末世 ,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质疑和冲击 , 接受了封建礼教熏陶尤为严重的读书人对摇摇欲坠的“道统”更为敏感 , 他们自身便有着一种危机意识 。
【鬼狐|聊斋里,鬼狐花妖喜欢的对象,为何往往是落魄书生和贫苦小市民?】
鬼狐|聊斋里,鬼狐花妖喜欢的对象,为何往往是落魄书生和贫苦小市民?
本文图片
所以 , 这些人不可避免地便想要寻找挽救“道统危机”的方法 , 坚定自己所接受的信念 , 在其身上就会表现出怀疑、猜忌等等负面的情绪 , 以至于原本浪漫的爱情故事最后却以悲剧收尾 。
但同时 , 这些人身上还有着一股冲破束缚的渴望 , 并且随着自身的落魄、贫苦而变得更为强烈 。 封建末世里的精神文明已经成为了当时人性发展的阻碍 , 正处于其内部剧烈变革的时期 , 即量变已经在进行中 , 长此以往终有质变的一刻 。
这些穷书生们为了释放所承受的压抑 , 在行为上难免会表露出追求自由的洒脱 , 而正是这一种品质对鬼狐花妖有了吸引力 , 这才导致二者的结合 。
鬼狐|聊斋里,鬼狐花妖喜欢的对象,为何往往是落魄书生和贫苦小市民?
本文图片
这些落魄书生、穷苦市民的形象十分生动 , 和蒲松龄的个人遭际有关 。 他19岁便得到当时文坛大家施润章的赏识 , 但直到其71岁还没能通过乡试 , 考中举人 。 正是颠沛流离的落魄生活 , 让蒲松龄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理解 。
所以 , 这些穷书生与鬼狐花妖的恋情 , 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蒲松龄个人的幻想 , 他自身也是封建末世文人的典型 , 不同的故事结局代表着对现实不同程度的反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