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维·辛格|仅有松弛,“松弛感”是无法成形的( 二 )


艾维·辛格|仅有松弛,“松弛感”是无法成形的
本文图片

《俗女养成记》剧集剧照
江鹅是朝着不会用力乖的方向成长的 。 有一次阿嬷破例买了菜包给她吃 , 她却发现自己吃下的半颗红豆不是红豆 , 是蟑螂蛋!但阿嬷一口咬定就是红豆 , 只叫她赶紧吃掉 。 她选择站在阿嬷那边 , 决定刚才吃下去的半颗就是红豆 , 行动上听从内心 , 偷偷丢掉了剩着半颗蟑螂蛋的菜包 。 这件事并没有随着丢掉菜包而结束 , 反而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乖乖照大人说的做 , 并不能保证没有麻烦 。 比起来 , 趁着大人都去午睡 , 溜去摔碎温度计看看里面流动的水银到底是什么、把爸爸裹着糖衣的药锭全部舔一遍再放回去、一路滚下楼梯却发现滚楼梯无法节省时间因为会昏过去很久 , 这些摆脱大人注意力、以纯然的求知欲探索世界的机会 , 让她万分庆幸 。 “听话”有时恰恰是一种限制和困境 , 不过“听”或“不听”都是自己的选择 。 遇到违背真心的指令 , 不听不必自责 。 倘若听了 , 也不要哀怨发话的人 。
《俗女养成记》从成年视角 , 回味了一个女孩如何在洞察和亲身经历中 , 逐渐分辨出家人和亲戚、妈妈和媳妇、“乖”与“不乖”的微妙差异 。 参照差异 , 她一边无视不合理的社会标准 , 延续着童年天然的松弛感——“不知道危险为何物的全然安全感”——和免受干扰的特权 , 一边成长 。 尽管她称之为在台南跟着父母和阿公阿嬷、“从尘里土里乒乒乓乓”长大的经历 , 长成的也只是“总有哪里不够成材”的“普通女人”——“当年的宝贝女儿们 , 如今的自我感觉并不宝贝 。 认真长了三四十年 , 到现在仍要一边寻求疗愈 , 一边思图长进 。 ”人前或人后 , 自愿或受迫 , 对父母家人 , 对卵巢子宫 , 总有自己感觉抱歉的对象 。 活在其中 , 以至于不易察觉这一事实的荒谬 。 “俗女”从中跳脱出来 , 理直气壮地承认普通 , 做了个安乐自在的人 , 这一点 , 江鹅应当要将自己归到成材那一边去 。
艾维·辛格|仅有松弛,“松弛感”是无法成形的
本文图片

《安妮·霍尔》电影海报
至少 , 松弛感可以后天养成 , 令人欣慰 , 松弛的触手甚至可以伸向周围的人 。 伍迪·艾伦的经典剧情片《安妮·霍尔》以女主角安妮·霍尔命名 , 男主角艾维·辛格却在其中占据更多戏份 。 影片截取了艾维从与安妮相遇前到与安妮分手后的一段生活 。 艾维过于敏感 , 恐惧开车 , 无法接受乡村的宁静 。 安妮是他难以相信自己会爱上、一个会说“啦嘀嗒”(la-de-dah) 的女孩 。 “la-de-dah”源于19世纪上层社会蔑视和傲慢的表达 , 趁着“安妮·霍尔”热潮在20世纪回归且更新了语境 , 安妮一身随性时髦的中性装扮 , 对艾维主动搭讪 , 又漏洞百出 , 尴尬词穷之时便用“啦嘀嗒”来打发 , 一次快乐的自嘲 。 无论如何 , 艾维上了她的车 , 却发现她开车胸有成竹 , 疯疯癫癫 , 艾维在副驾驶摸到一块疑似吃剩的三明治 , 安妮的笑声和疾驰的风声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 安妮总是很快乐 , 仿佛先天般的 。 龙虾在厨房四处逃窜她也大笑 , 还怂恿艾维抓住一只举起来 , 突然想起要拍照 , 又鼓励艾维再来一次!
艾维举着龙虾惊恐而幸福的照片在他们分手后还挂在安妮家的墙上 。 这份快乐是只属于安妮的 , 艾维试着和别的女人复刻抓龙虾的场景 , 对方无动于衷 , 都没放下手里的咖啡 。 安妮总是出人意料:她会为艾维将她每次情绪低潮归咎于月经忿忿不平 , 却又在艾维因为电影开场迟到两分钟不愿再看时 , 缴械而平静地问 , 那你想做什么;艾维提议她去进修 , 尽管她因此怀疑艾维觉得自己笨并为此沮丧 , 还是认真选择了课程;艾维推荐心理医生给她 , 她深受其益 , 第一次去就哭了 , 取得了艾维十六年也未曾取得的效果 , 不断的进展也促成了她与艾维的第一次分手 。 当艾维克服了飞机旅行和开车的恐惧 , 去好莱坞挽回他们的第二次分手时 , 安妮没有那么快乐了 , 她表现出留在好莱坞唱歌同时拒绝艾维的意志 。 她对艾维毫不留情的批评被照搬进了艾维的第一部戏里 , 只是他篡改了戏中的结局 , 通过艺术表达了生活中缺失的完美 。 当艾维与回到纽约的安妮再次偶遇时 , 安妮重新快乐了起来 , 他们共进午餐 , 回忆往昔 。 与安妮握手告别时 , 艾维的画外音说 , 我意识到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 , 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 , 哪怕只是认识了她 。 艾维是否意识到 , 即便分手 , 安妮仍在持续对他施加影响 , 像一种后遗症 。 从这一角度而言 , 《安妮·霍尔》这个名字当之无愧 , 连神经质的艾维也变松弛了 , 他身上呈现的变化正是安妮强大人格的折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