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别的不行,一生专注点评我这不行那不行”( 二 )
年轻的时候 , 又忙又单纯 , 母亲让她做什么 , 她不假思索也就做了 。 如今早已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 才逐渐回过一些味来 。 “我妈别的不行 , 这辈子就专注点评我这不行那不行” , 她总结道 , “前两天和她视频 , 看见我挑染了几缕粉色的头发 , 她当场就说我老脸装嫩、疯疯癫癫 , 可是她自己都六十好几了 , 也染着大黄毛呀!”
“我真的不懂 , 明明他们自己就是普通人 , 没多讲究 , 也不成功 , 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多规矩使劲要求我们?大到为人处事、小到穿衣打扮、甚至怎么发朋友圈都要管?”
本文图片
母亲对她造成的困扰 , 最后是她的丈夫解开的 。
因为她太害怕任何事被母亲知道以后 , 都会被点评并让她按自己的意见改 , 她后来习惯了什么事都独自完成 , 尽量不让人知道 。
有次大冬天的清晨 , 她怀着三个月的身孕 , 一个人去医院外面排队挂专家号 , 丈夫知道了急得跳脚 。 那是他们之间第一次争吵 , 最后以丈夫的哀求告终:你不要总觉得我想控制你 。 我为你做任何事 , 都是出于爱 , 而不是要你用服从来交换 。 我希望你活得轻松一点 , 不要时时绷着一根弦 。
她曾经说 , 她对丈夫的爱里 , 还有一份恩情——感谢遇见他 , 感谢他带自己走出曾经觉得窒息的生活 , 重新获得一个温暖、放松、有人与你一起共同对抗风雨的“家” 。
今年初 , 她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 , 因为是单亲家庭 , 又是独生子女 , 她只能暂时放弃工作 , 陪母亲看病、住院直至好转 。 她说 , 人越成长 , 越觉得爱与恨 , 其实很难算清 。 “有好几回梦见我妈突然走了 , 我醒过来怕得要命 。 我害怕失去她 , 她走了 , 我就真的没有老家了 。 ”
这个“老家” , 存在于我们懵懂的记忆之中 , 藏着我们成长的痕迹 , 是我们一切人生的来处 。
可惜 , 《乔家的儿女》里 , 乔一成没有我这位朋友幸运 。
他的第一段婚姻 , 妻子也是一个原生家庭很糟糕的女孩 , 重男轻女 , 但她拒绝成为“扶弟魔” 。 她努力积极 , 充满野心 , 她鼓励乔一成一起出国 , 但最终只有她实现了 。 这是性格使然——乔一成始终牵挂弟弟妹妹 , 注定离不开、出不去 。 他们是一个命运的两个版本 。 前妻在离开前对乔一成说的话 , 是对这个男人发自肺腑的理解与心疼:你要照顾好自己 , 为自己多考虑考虑 。 这事不自私、也不难 , 我会做给你看的 。
无论何时 , 我们原生家庭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 总会勾起生活里大大小小的、琐碎又深切的埋怨 , 甚至成为如今种种不如意的原因 。 就像《乔家的儿女》原著里写的那样:所谓亲人 , 就是生命中的痛苦 , 他们相互给予 , 又相互治愈 。
本文图片
相信每个人的周围都会有一两个乔一成 。
他们大部分时候友善、温和 , 不愿意向外求助 , 将金钱看得很重 , 甚至让旁人觉得有点“抠门” 。 但走近了看 , 他们可能并不是爱钱如命 , 只是更知道金钱的价值 。
【|“我妈别的不行,一生专注点评我这不行那不行”】他们总是觉得全世界都需要他们负责 , 他们的生命是用来偿还的 。 为父母、为兄弟、为姐妹、为孩子 , 稍为自己做个打算 , 别人还未说些什么 , 他们早已在矛盾纠结中自我唾弃千千万万遍了 。
他们大多数时候沉默、敏感 , 不显山露水 , 似乎也没什么朋友 。 不是他们天生清高自傲 , 而是他们自带一个“壳” , 对所有略显亲近的关系都会本能地疏离 。 诚如乔一成在原著里的自白:我为什么要背个壳子?因为我生来是只蜗牛 , 老天给的壳 , 不要也不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