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潘金莲是怎样炼成的?她的成长经历昭示一句格言
在民间 , 潘金莲的名声之臭 , 是不在西门庆之下的;甚至更臭些 。
反正若骂一个男人是西门庆 , 他未必与你翻脸 , 若骂一个女人是潘金莲 , 那弄不好是要拼命的 。
前些年有部改编自刘震云小说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 这位女子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 , 申诉长达十多年 , 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 。
就是说 , 洗刷“潘金莲”这个污名 , 付出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
文章图片
这里涉及世俗眼光的问题 , 在涉及风化的事情上 , 男女待遇是不公平的;而从本原上说 , 涉及潘金莲这个人物的形象问题 。
大家都知道 , 《金瓶梅》有三大女主角 , 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 。 本文就来聊一聊这位“女一号”的出场 。 我们会发现 , 她的出场基本上就已经较完整地喻示了那一句格言:性格即命运 。
潘金莲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 , 排行第六 , 小名六姐 , “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 , 缠得一双好小脚儿 , 所以就叫金莲” 。
潘金莲九岁那年 , 父亲死了 , 家里生计艰难 , 母亲把她卖到了王招宣府里做使女(婢女) 。 “招宣”在书中是统辖一省军政事务的官员 。 不过 , 这个官职在宋代和明朝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 应该是作者根据宋代招抚使、昭宣官职名称虚拟的 。 反正就是位高权重吧 。
因为潘金莲自身条件不错 , 招宣府又有钱有权有闲 , 所以着实重视对她进行“素质教育” , “习学弹唱 , 闲常又教她读书写字” , 并且效果明显:
她本性机变伶俐 , 不过十二三 , 就会描眉画眼 , 傅粉施朱 , 品竹弹丝 , 女工针指 , 知书识字 , 梳一个缠髻儿 , 着一件扣身衫子 , 做张做致 , 乔模乔样 。
文章图片
怎么说呢 , 就是旧时代一个女孩儿该有的 , 她差不多都有了;但一般来说不该有的 , 她也差不多都有 , 特别是“做张做致 , 乔模乔样” , 也就是说蛮会搔首弄姿“千煞煞” , 利用自身姿色和才艺讨好人的意思了 。 要知道 , 她这时才十二三岁 。
当然 , 也有潘金莲所没有的 , 比如她没有一个温暖的原生家庭 , 她再努力 , 也并不能在王招宣府享有“姑娘小姐”的地位 。
这不 , 在潘金莲十五岁那年 , 也就是女孩成年的及笄之年 , 王招宣死了 , 她母亲就把她从王府里争了出来 。
这里面细节不明 , 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 也不宜乱猜 , 反正她是从王府里出来了 , 但又不是回到家里 , 而是又被母亲用30两银子卖到了张大户家 。
你看 , 任是她机变伶俐、多才多艺 , 却脱不开她是“财货”的命运;她所能争取的 , 只是利用自己的先天拥有和后天习得的本领争取最大的利益和安全感 。
那位张大户“有万贯家财 , 百间房屋” , 不负“大户”之名 , 但与此同时 , “年约六旬之上 , 身边寸男尺女皆无” , 很有成为“张绝户”之虞 。 偏偏妻子余氏“主家严厉” , 管得很牢 , “房中并无清秀使女” 。
在这种情况下 , 张大户时常拍胸叹气说自己年纪这么大了 , 无儿无女 , 虽然有万贯家财 , 也没什么大用 。 余氏听得烦了 , 就答应叫媒人替他买两个使女 , 早晚习学弹唱 , 服侍他 。
文章图片
于是潘金莲就进了张大户家 。 与她一起来的还一个使女叫白玉莲 , “年方二八 , 乐户人家出身 , 生得白净小巧” 。 两人一起习学弹唱 , 金莲学琵琶 , 玉莲学筝 。 金莲在王招宣家有过多年学艺经历 , 学起来很省力 。 主家婆余氏初时对她二人也甚是抬举 , 给她们金银首饰装束身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现代汉语中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中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是啥意思
- 荞麦面的热量大卡高吗 荞麦面的热量是多少
- 其实题主说了个很重要的信息 这3种分手类型,也就是女生一步步离开你的发展轨迹
- 手机iso是什么 给大家介绍这些内容
- 移动提速包是什么意思
- 中国移动共享流量是什么意思
- 一段感情的开始大多源于吸引 分手后怎么判断对方是否会主动找你?
- 女人在自己爱的人面前总是无理取闹 重新追回前男友的方法,让他重新考虑你未来的发展
- 导读:失恋后 男女交往中,留住对方最好的“手段”是什么?
- 微醺是保持感情的催化剂!8招维持婚姻保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