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寒衣节,这个节日与我国的清明节和中元节被称为“中国三大鬼节”,所以这天也要上上坟烧纸,不过,与其他两个节日还是有区别的 。那么,到底寒衣节是什么意思?究竟寒衣节是干嘛的?一起来了解 。
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 。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
因为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 。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 。
寒衣节的起源发展:
周朝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 。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1]
北宋
北宋时期,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两个方面:授衣和烧衣 。所谓授衣,即皇帝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十月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 。”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也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烧衣即为逝者备好御寒的衣物,拿到坟前烧掉 。《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写京城开封(汴梁)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 。”从中可见,当时人们对送寒衣一事十分重视,在寒衣节到来前,冥衣店便备好祭祀用的衣服鞋帽,供人们在十月一这天烧献故人 。
南宋
南宋时期,民间开始兴起在十月朔日扫墓,并焚烧衣物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 。”至元代,将十月一日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 。《析津志辑佚·岁纪》:“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 。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
明代
到了明代,送寒衣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京城寒衣节的情况作了较详细记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 。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当时送寒衣也十分讲究,不但衣服有一定的规格尺寸,并在上面郑重地写上故人的名字辈分;送的时侯还有一定的规矩:亡故较久者的寒衣用五色纸剪成,而新亡者的寒衣则需用白纸裁剪 。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大哭一场,女人哭十九声,男人哭十一声 。此外,寒衣必须烧得干干净净,据说有一点没烧尽,亡者也无法取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寒衣节烧什么东西 寒衣节烧真衣服可以吗
- 帧率码率是什么意思 帧率码率分别是什么意思
- 畅通无阻的生肖指的是什么呢 畅通无阻的生肖是什么
- 纷纷效仿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纷纷效仿什么意思
- 大学辅导员是什么编制
- 喝墨水是什么意思
- 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是什么 不等式的解集的解释
- 比比皆是什么意思 比比皆是释义
- 电脑启动后黑屏 解决办法是什么
- 数字电视如何调出电视 怎么才能调出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