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肿瘤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第2阶段已属“癌前病变”,希望你能早干预( 二 )


胃镜在胃癌诊断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 算是“金标准” , 通过它 ,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 , 判断胃粘膜是否发生病变 , 以及病变的部位、颜色、触感、边界情况等 , 从而对病变性质做出判断 。
?所以 , 建议年龄超过40岁 , 且符合下述任意一项条件的人 , 定期筛查胃癌: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 HP感染者 , 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 ,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手术后残胃等病史者 , 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如抽烟酗酒、高盐饮食、三餐不规律等) , 有家族遗传性(如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 。

至于筛查的频率 ,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专家认为应该由“是否感染HP以及胃粘膜是否萎缩”决定 。 具体如下:
如无HP感染、无萎缩 , 5年查1次胃镜;有HP感染 , 无萎缩 , 在根除HP后3年查1次胃镜;有hP感染、有萎缩 , 在根除HP后2年查1次胃镜;无HP感染 , 有萎缩 , 1年查一次胃镜 。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 , 然后按时筛查 , 这对我们预防胃癌意义重大 。 因为从普通胃炎发展到胃癌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 如这期间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干预 , 便能预防胃癌 。
?四、提醒:从胃炎到胃癌 , 大概会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
这是一种非常高发的“胃病” , 绝大部分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 , 都会查出这么个结果 , 属于轻度状态 , 平时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性外 , 还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 如果HP检测也为阴性 , 那基本没啥大问题 , 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
第二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 如果不加以注意 , 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高盐的食物 , 三餐不规律 , 抽烟喝酒 , 或者感染HP却没有及时干预 , 那部分患者就会演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 发生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表现 。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 当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 基本已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阶段 , 需引起高度重视 , 及时就医 , 请求医生的意见 ,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干预方案 。
第三阶段: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炎症 , 炎症可反复刺激胃粘膜 , 使其受损 , 同时人体会自行修复 , 而这样反复修复的过程中 , 可使胃粘膜出现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 , 也就是“肠上皮化生” , 属于癌前病变 , 此时再不采取措施干预 , 很容易演变成早期胃癌 。
第四阶段:胃癌
而当出现胃癌后 , 一开始是没有什么明显表现的 , 等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去医院检查就医时 , 往往都已经到了中晚期 , 治疗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
?
从胃炎的演变过程来看 , 为了更好的预防它 , 建议已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 最好定期进行胃功能三项的筛查 , 该检查具有易操作、费用低、无创伤等特点 , 可以帮助诊断胃黏膜疾病 , 预测胃癌变风险 , 识别早期胃癌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总结:胃癌虽然高发 , 但也是可防的 , 它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 , 而是经常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 , 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 平时做好预防工作 , 定期筛查 , 发现问题 , 及时就医 , 争取离胃癌远远的!
参考资料:
[1
《出现七大症状要小心胃癌》.中国医药报.2019-02-20
[2
《一条条对照 , 你是胃癌高危人群吗?》.扬子晚报.2021-04-25
[3
《又一香港演员患癌 , 胃癌为何偏爱国人?》.医学界.2021-03-24
[4
《胃炎癌变早发现》.生命时报.2019-07-22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