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今年由杨振宁、文咏珊主演的武侠剧《天龙八部》一经开播,便被骂惨了 。
豆瓣评分3.6,超一半网友给了一星评价 。
网友吐槽:主演团队全员尴尬,剧情设置不合情理,除了画质清新,这一版的《天龙八部》没有丝毫可取之处 。
这种情况并不稀奇 。
2013年,钟汉良版的《天龙八部》也曾遭到网友清一色的吐槽 。
尽管如此,导演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翻拍金庸小说,观众也一如既往地选择关注 。
因为金庸的小说太好看了 。
就像大家说的“古龙写不了大侠,金庸写不了浪子”,金庸笔下的人物,都透着浓浓的侠义之气 。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但纵观金庸的人生,你会发现,他的笔写得不只是别人,更是自己 。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大侠底气,有迹可循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在“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海宁望族查家 。
祖父查文清,是查家最后一位进士,为官清廉,曾任丹阳知县 。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1891年4月,丹阳县发生了震惊清廷的“天主教案” 。
当地民众发现教堂里埋葬着数十位婴儿,一时民怨四起,愤而烧掉这座教堂 。
传教士看到自己的教堂被烧,便向清廷施压,要求严惩带头闹事者 。
身为知县的查文清,了解其中缘由,选择无视清廷施加的压力,消极怠工 。
哪怕有两位丹阳县民主动站出领罪,查文清也不愿他们承受无端之苦 。
“力为民请命,不济则以官殉”,秉持此心的查文清,不仅放了领罪之人,还嘱咐他们和其余纵火者尽快远走高飞 。
查文清的壮举为他赢得生前身后名,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
金庸父亲查枢卿受查文清影响,一直有颗仁爱之心,对于困难之人,时常施以援手 。
开始掌家时,查家有3600亩农田 。没过多久,查枢卿便将1000亩上好的田地拿出,作为“义田”分给其他族人 。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查枢卿最怕的是收租,他害怕看见佃农穷困潦倒的样子,便根据收成情况,减租甚至免租 。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金庸从小便懂得体谅他人 。
小时候,金庸家中有一女仆,名唤月云,很早便被家人抵押给了查家 。
一日,金庸让月云拿来8只瓷制小白鹅玩耍,却发现一只白鹅的脑袋上有条裂缝,稍微用力,白鹅的脑袋就掉了下来 。
生气的金庸刚叫了月云的名字,小丫头就哭着回答:“不是我,不是我打碎的”,同时拿来一根竹尺给金庸,准备接受惩罚 。
在那个主贵仆卑的年代,主人打骂丫头是常有的事情,即使打残打死也不需负任何责任 。
可金庸听着月云的哭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
金庸 金庸逝世三周年,为什么人人对他念念不忘?真相远不是小说般简单
文章图片
在父辈的影响下,小小年纪,金庸便知晓不应当欺负软弱 。
所以,他宁可自己哭,也不愿再去斥责月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