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被爱,是不需要你去证明的( 二 )


一个体贴的伴侣 , 可能会经常因为焦虑而数落另一半;一个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母亲 , 可能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
那正是因为 , 每个人有各自的人生命题 , 所以能给予他人的爱也是不完美、有缺憾的 。
在婴儿的眼里 , “好乳房”代表着好妈妈 , 而“坏乳房”是由坏妈妈带来的 ,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客体 。
很多人就像婴儿一样 , 在缺乏安全感、认知处于分裂状态时 , 会想尽办法把“坏妈妈”赶走 , 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
【男友|被爱,是不需要你去证明的】但婴儿对于“坏乳房” , 是有原始性的恨与攻击的 。 而能表达恨 , 是整我整合的必经之路 。
但对于恨的压抑 , 会创造出无条件顺从、认为父母完美的孩子 , 其实内心是在表达:我已经不指望父母能够理解我了 。
也会造就内心无法表达愤怒不满的伴侣 , 把所有的攻击性都指向了自己 。
这也等于切断了对外界的需要 , 把所有孤独都留给了自己 , 让自己陷在了无助和黑暗中 。
TA不爱你 , 更是因为没有人是“人见人爱”的 。 而坚持让他人爱自己 , 往往是出于自恋的需要 。
这让人想到 , 有一个男生在相亲时遇到一见钟情的女生 。 但接触几次后 , 对方便日渐冷淡 。
可是 , 男生却锲而不舍的邀约和联系 , 忽略了自己正在走一条单行道 。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肯放弃 , 他这样告诉别人:
也许是她慢热 , 只要我不放弃 , 她一定能接受我 。
也许她以前的恋情让她受伤很深 , 她需要时间走出来 。
也许她的原生家庭给她造成了不良影响 , 让她无法敞开自己 。
他唯独放弃思考的原因是:女生可能就是简单的不喜欢他 , 对他不感兴趣 。
而自恋特质越明显的人 , 越容易阻断自身对外界的觉察和现实感 , 停留在被爱的想象中 。
究其背后 , 往往是很深的内在信念:如果没人爱我 , 我就毫无价值 , 所以 , 你不可以不爱我 。
而我是全能的 , 只要我努力 , 我一定能让你爱我 。
男友|被爱,是不需要你去证明的
本文图片

03
无论有没有人爱你 , 你都是好的
但也有人能够很清晰地辨别自己的“被爱”和“不被爱” 。
所以 , 当感受到被不合理对待时 , 他们会果断地维护自己的边界 。
最近看了一个电视剧 , 叫做《我们这十年》 。 其中 , 舞蹈演员林蓓蓓面对自己的舞蹈事业 , 觉得付出和所得严重不对等 , 所以三心二意 , 无法全情投入 。 当她面对富二代男友的求婚时 , 便做好了辞职当全职太太的打算 。
但是 , 一次在KTV , 她被男友要求在众人面前跳舞、娱乐他人 。
她感受到自尊受到践踏 , 也清楚地感受到男友并非真的爱自己 。 于是果断提出分手 , 坚定回到了舞蹈事业中 。
初一看 , 很多人会觉得她是一个追求浮华生活的娇娇女 , 但深入看她与父母的相处模式 , 父母在关键问题上的涵容和促进 , 便会知道 , 为什么她有如此清晰的边界和高自尊水平 , 在关键抉择时能够“人间清醒” 。
养育者给予支持性、健康情感边界的爱 , 能够促成孩子的分离个体化 。 这样 , 他们既能与外界建立关系 , 而不会被失去个性化的恐惧所淹没 。
所以 , 在关系中 , 他们能够区分自身的问题与他人的问题 , 也因此 , 他们既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 也不怕展现自己的攻击性 。
而那些没有经历过分化的孩子 , 成年后却更容易寄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 成为努力证明爱的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