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的规矩( 二 )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 , 俯不怍于地 。 ”一个人在得意时 , 坚守原则可能是名誉使然 , 但他在失意时依旧坚守原则 , 那就是真正的善良 。 原则不是不通人情 , 也不是对外界的敌意 , 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规范 。 守得住原则 , 才守得住那份心安 。
文章图片
04
规矩 , 是一种底线人有境界 , 也有底线 。 境界给人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 , 底线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 易中天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 。 一个人没有境界 , 顶多差劲一点 , 但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 。 他这样表白自己:“我确实没什么境界 , 但我有底线 , 我是个‘底线主义者’ 。 ”一个人 , 没了底线 , 就什么都敢干 。 一个社会 , 没了底线 , 就什么都会发生 。 孟子曰:“人有所不为也 , 而后可以有为也 。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才华横溢 , 却徘徊于仕与耕之间 , 后来干脆归隐田园 。 这一切 , 源于他不愿打破自己的底线 。 陶渊明清正廉明 , 从不攀附权贵 , 也绝不阿谀奉承 。 而是选择一生坚守原则 , 把才华赋于诗中 , 流芳百世 。 守住底线 , 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 , 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 。
文章图片
05
规矩 , 是一种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 , 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 , 真正的人才 。 有才不如有德 , 有钱不如有品 。 几年前 , 白岩松在采访季羡林的时候 , 曾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 有一年秋天 , 北大新学期开始了 , 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 , 实在太累了 , 就把包放在路边 。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 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 , 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各种手续 。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 近一个小时过去 , 学子归来 , 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 谢过老人后 , 两人分别 。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 , 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 , 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 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 白岩松感叹说:“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 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品才是最高的学位 。 ”你是什么样的人品 , 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 为人规矩 , 品行自然端正 , 就算前路再窄 , 也能越走越宽 。 相反 , 那些一门心思走捷径的人 , 迟早会断送在自己的心机里 。 无视规矩的人 , 注定寸步难行 。
文章图片
06
【?敲门的规矩】淮南子曰:“矩不正 , 不可为方;规不正 , 不可为圆 。 ”国有国法 , 家有家规 , 生而为人 , 不可漠视规矩 。 也许你会认为守规矩可能会很吃亏 , 但是实际上 ,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的 , 守规矩才是最稳妥的一条路 。 不守规矩的人确实会在短期上获得利益 , 但是从他不守规矩的那一刻开始也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规矩 , 就是一种修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