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的规矩

郭德纲讲过一个段子:过去敲门是有讲究的 。 先敲一下 , 停一下 , 让里面的人听到 , 然后再连敲两下“咚、咚” , 不超过三声 , 这是敲门 。 上来就“咚咚咚咚咚” , 这不是敲门 , 这是砸门 。 在过去 , 砸门是报丧 , 代表着死人了 。 只要不是报丧 , 就不能连着敲 。 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 ”国有国法 , 家有家规 。 想要成方圆 , 必须得立规矩 。 有了规矩 , 才有了秩序 , 有了秩序 , 才有了和谐与安稳 。
?敲门的规矩
文章图片
01
规矩 , 是一种分寸中国有句俗话:鱼放三日发臭 , 客住三天讨嫌 。 细细品来 , 很有意思 , 也很有哲理 。 刚做出来一道鱼肉闻起来很香 , 但如果放上几天可就臭了;到别人家做客 , 刚开始人家很欢喜 , 住的日子久了 , 就会惹人厌 。 这就是在说:凡事不能过头 。 用孔子的话讲 , 叫:过犹不及 。 做一件事 , 过了头和达不到 , 这两种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 古语有云:“处事不分轻重 , 非丈夫也 。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 , 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 , 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 , 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 , 什么叫不偏不倚 , 什么叫见好就收 , 一句话 , 他们能够把握分寸 。 周国平先生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 , 人际交往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 ”有分寸感的人 , 说话得体 , 做事留有余地 , 让人感到亲切但又不失尊重 , 自在却又并不疏远 , 达到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境界 。
?敲门的规矩
文章图片
02
规矩 , 是一种教养生活中 , 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 , 都是生活小细节 , 说是规矩 , 却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 比如:
不要在连排的座位上面 , 抖腿!抖腿!抖腿!
去唱K如果不是自己点的歌 , 即使会 , 也不要抢着唱 。
别人在睡觉的时候 , 懂得安静二字 。
看电影请保持安静 , 手机也保持静音和安静 。
在宿舍或公共场合、公交车上 , 看视频、听音乐和玩游戏等 , 请戴上耳机!
在地铁上 , 不要一个人靠着扶栏 , 请给别人的手留个位置 。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 , 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 , 故能就其深 。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 有的人很有文化 , 但是很没教养 , 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 , 但仍然很有教养 , 很有分寸 。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 。 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 它并非单纯的礼貌 , 而是文化的积累 , 和习惯的养成 。 守规矩是最基本的教养 。
?敲门的规矩
文章图片
03
规矩 , 是一种原则严遵曾言:“心如规矩 , 志如尺衡 , 平静如水 , 正直如绳 。 ”一个人有原则 , 有规矩 , 才能内心方正平静 。 李女士是低保户 , 早些年得了一场重病 , 丈夫常年疾病缠身 , 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 夫妻俩经营一个只有一平方米多的摊位 , 靠买卖鸡蛋、干货、面条等维持生计 。 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一天 , 也只有50元左右的收入 。 还有一个孩子大学刚毕业 , 目前在家里待业 。 一天 , 她在摊位不远处 , 捡到一个钱包 , 看到里面有几千元现金、银行卡及身份证等 , 就立即联系失主来认领 。 失主拿回了钱包后 , 立即从包里拿出一沓钱感谢她 。 但却被她断言谢绝:
“这只是件小事 , 这不算啥;再说 , 如果我想要你这钱 , 那还不如当初捡到的钱不还给你 。 所以这钱不能要 , 拿了你的钱 , 我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