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由于梅雨季的湿度比较大,人的舒适感会变差,所以老年人、小儿、久病体弱、高龄孕妇、气郁体质者等人群要特别引起重视 。有些朋友不清楚梅雨季节如何养生?入梅出梅时间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
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1、起居调养
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起居方面要防暑、防湿、护阳气(取凉伤阳) 。
【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入梅出梅时间表】2、情志调节
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夏季的养生之道 。长夏季节,以湿热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大、无风、温差小,这种天气容易使人感到憋闷、焦躁、厌烦 。琴棋书画、旅游等娱乐项目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操,从而起到怡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
3、饮食调养
天气炎热,心火易于亢盛,一般情况下,饮食上宜用寒凉清心泻火、解暑之物,如西瓜、香瓜、绿豆、赤豆、苦瓜之类 。出汗多,可适当饮用些冷饮,补充水分,散发热量,忌贪多 。老人、小儿、肠胃薄弱易腹泻者、女性月经期尤其有痛经者,更不可过贪生冷之品 。夏季炎热,人体气血运行趋向体表,消化道的气血相对减少,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湿热更易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则会有胸闷、纳呆、肢体困顿、乏力、大便稀溏、舌苔腻等表现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也可吃点有酸味、辛香的食物,以开胃助消化,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
祛湿药物的使用首先要了解自身是湿热还是寒湿,胡乱饮用祛湿汤只会适得其反 。寒性体质的人可以用生姜、陈皮、藿香、紫苏叶制作茶饮,而湿热体质的人则适合吃金银花、菊花等制作的茶饮 。梅雨季节微生物易于繁殖,食物容易被污染而腐败、变质,因此要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尤其食用外卖、外出就餐时要注意就餐环境、食物品种 。
4、运动锻炼
日常运动可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在室外进行 。运动要适度,运动后勿过量、过快进食冷饮、冷餐,以防胃肠血管急骤收缩,引起腹痛、腹泻 。
梅雨季空调可以整天运行除湿模式吗?
梅雨季节整天关闭门窗开空调除湿是不可行的 。可以使用短时间的空调抽湿,长时间开着空调,不利于空气流通,空气不流通更会导致螨虫的孳生 。要适当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可将吸湿剂用于局部除湿,如放在壁柜、衣柜、鞋柜内 。家具、地板及时清除表面灰尘,保持干燥,适时让家电进入待机状态,驱散机体里面的潮气 。
梅雨简介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
2022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
所以梅雨季节出入梅也要看天气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
梅雨期天气特征
阴雨持续连绵、高温高湿 。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
入梅出梅时间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自己怎么开椰子 自己如何打开椰子
- 椰子汁怎么辨别坏了 椰子汁如何辨别好坏
- 椰子蛋怎么吃 如何吃椰子蛋
- 装修如何防霉防潮
- 凤梨饭的正确做法 如何制作凤梨饭
- 地震到来怎么自救 地震来了如何自救
- 如何泡绿茶
- 如何鉴别天然玉石的真假
- 有诗意的茶叶商标名
- 如何培养懂事男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