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门的样子,暴 露了你的层次


你关门的样子,暴 露了你的层次
文章图片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职场老手 , 刚刚拿到奖金 , 还没有捂热 , 就被叫去老板的办公室了 。
他兴致冲冲地走进去 , 满心以为老板是要给他升职加薪的 。 毕竟他可是才拿到奖金的人 , 业务能力也是一流 。
结果美梦还没做多久 , 老板就亲自下令 , 辞退了他 。
这个人瞬间傻眼了 。
被辞退很久之后 , 他才从别人嘴里找到了原因 。
原来 , 被辞退只是因为他之前参加会议的时候 , 重重地关了一下门 , 将后面的公司高层和股东关在了外面 。
一个动作 , 直接让他丢了工作 。
这个结局 , 可以说是出人意料了 。 故事毕竟是故事 , 实际生活总不会这么戏剧性 , 但是道理是通用的:
门里门外的瞬间 , 暴露了一个人的层次 。
你关门的样子,暴 露了你的层次
文章图片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轻声关门是否涉及教养问题?”底下的回答都一致地觉得是 。
电影《廊桥遗梦》中有个细节 , 女主人的丈夫和孩子总是大声地关门 , 怎么说也没有用 。
她一直不明白 , 为什么自己怎么说他们都不改 。
直到后来 , 她遇到了一个摄影师 , 那个摄影师很有礼貌 , 每次出去都会轻轻地将门带上 。
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了 。
没有教养的人 , 只会随心所欲让自己舒服;而有教养的人 , 却懂得尽量让别人过得舒服 。
教养从来都是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 , 比如说话 , 比如眼神 , 比如坐姿 , 还比如 , 开门和关门 。
开门的时候等一下 , 看看后面有没有人 , 是对后来人的体贴;关门的时候放轻一点 , 不发出大的声响 , 是对屋里人的尊重 。
众所周知 , 德国就是一个扶门的国家 。
他们那里甚至有规定:如果关门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人 , 必须给人医治 , 并且无条件赔偿 。
法律的强制规定 , 让这个国家的每个人在开门的时候 , 都会下意识地扶一下门 , 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过来 , 会不会撞到别人 。
这么多年 , 德国人也一直奉行这个规矩 。 轻轻地开门 , 慢慢地关门 。
开门关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 , 但是它却暴露了你会不会为别人着想 , 懂不懂得尊重别人 , 能不能由己度人 。
一个人良好的教养 , 从懂得开门之道开始 。
你关门的样子,暴 露了你的层次
你关门的样子,暴 露了你的层次
文章图片
老子说:“天下难事 ,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 必作于细 。 ”
我们总以为 , 开门关门只是个小事 。 但是 , 如果你连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的话 , 又怎么能让别人放心将大事交给你呢?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 , 里面说的是职场中开门与关门的礼仪 , 内容十分详细 , 上面说:
如果是朝外开的门 , 应该先打开门 , 再请别人先进;
如果是朝里开的门 , 请客人领导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先一步入内拉住门 , 再侧身请别人进去 。
职场中的礼仪 , 是人人都要懂得的潜规则 。
开门关门的态度 , 不仅仅是对于领导和客人的尊重 , 还是你对于一件事的负责程度 。
你有多认真负责 , 别人都会看在眼里 , 记在心里 。
很多人自以为能力出众 , 不屑于去做这些小事 , 觉得麻烦 , 还觉得这是在拍人马屁 。
但其实 , 开门与关门 , 恰恰体现了你会不会细心 , 懂不懂得善后 。 好好地完成这些小事 , 正是你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