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晨说 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唯晨说 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文章图片
唯晨说 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文章图片
唯晨说 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文章图片


文/唯晨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 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 , 与他人无关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 生活是自己的 , 与他人无关 。
生而为人 , 谁都避免不了吃生活上的苦 , 不同的是有的人喜欢四处倒苦水 , 显得生活很难 , 有的人则习惯隐忍 , 总会给人轻松感 。
当然 , 在普遍之中总会存在个别的真困难 , 那种极端的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懂 , 人总是在未尝到更苦的时候 , 误会自己是最苦的那一个 。
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说不出来的心酸和无奈 , 不要指望靠着说出来让别人理解且同情 , 毕竟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 谁都不会太在乎 , 更不可能感同身受地懂 。
生活赐予的伤唯有自我修复 , 谁都希望能够被理解被心疼 , 遗憾的是鲜少有人对别人的事情格外上心 。
同样的事情 , 在不同人的眼中无论是起因还是结果都截然不同 , 毕竟 ,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 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总会令人大吃一惊 。
你无法预料也不会知道 , 自己在无意间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个动作会将谁戳痛 , 所以 , 无论关系怎样 , 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可保证彼此间的感情不变质 。
曾通过这么一个故事 , 说在森林中有一只小猴子 , 在林间跳跃的时候不小心受了伤 , 那是一条被树枝划开的口子 , 虽然很疼但并算不得重伤 。
但是小猴子觉得这是个令自己最痛苦的伤 , 于是只要遇到伙伴便扒开伤口给对方看 , 一边哭诉一边接受别人的安慰 。
有时候为了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伤口的严重 , 还会刻意地展示出触目惊心的一面 , 只是这样会将原本即将愈合的伤口反复开裂 。
【唯晨说 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小猴子的伤口在“配合”它四处诉苦之后 , 慢慢恶化 , 原本能够愈合的伤竟逐渐恶化 , 最终由于伤口感染过重 , 可怜的小猴子最终丢掉了性命 。
那些见过它伤口的小动物们在小猴子消失后慢慢将它忘记 , 森林依旧还是那片森林 , 谁都不曾注意一只猴子的消失 。
其实 ,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 , 每分每秒都有“大事”在发生 , 但众人的记忆却总是很短暂 。
有些事情 , 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件恶性社会事件 , 在当时或满心痛苦或大声发表观点 , 可一旦“风头”过去 , 则彻底忘记 。
但那件事情对当事人而言却是一生的伤痛 , 永远都过不去 , 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原 。
这就是最现实的人性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在人际交往中 , 没必要将自己的心事全都表露出来 , 无论欢喜或悲伤 , 别人都不可能感同身受 。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我真替你开心”“我真为你难过”的场面话 , 情绪的产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 甚至在同样的经历之后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情绪 , 那些说“理解你”“懂你”的人 , 只不过是想找个机会拉近关系 。
而这种关系的拉近多半带有目的 , 若非经济合作 , 便是情感需求 。
表达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性 , 而聆听则是需要不断地修炼才能让自己做到的淡定 。
做人不可过于爱表达 , 言多必失 , 无论什么话 , 一旦说多了之后就会被嫌弃被排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