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依波 交易员都是用什么方法盈利的?


令狐依波 交易员都是用什么方法盈利的?

加仓死于回调 , 不加死于磨损 , 趋势死于震荡 , 震荡始死于单边 , 到底怎么样才能稳定获利?
有个朋友说作为一个交易员应该有包容万象的心态 , 包容一切心法 , 他认为不应该偏执的走一条路 , 趋势也好 , 震荡也可以 , 基本面也行 , 高频日内也有机会 。
他既懂得量化又会主观 , 既会做日内 , 也可以做价值投资 , 这几年自己一直在各种理论之中不停的切换 , 总是被短期的利益所吸引 , 然后更换自己的交易逻辑 , 始终徘徊在亏损之中 。
他可能明白了很多道理 , 知道了很多交易理论和方法 。 但是他唯一不明白的就是交易想要稳定获利 , 就必须让你具有偏执般的坚持执行一套交易策略 , 只有你的交易逻辑能够稳定的输出 , 你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长期的结果 。
从基本面出发筛选品种和方向 , 如果是左侧交易 , 我会放较轻的仓位 , 等变成右侧交易后 , 再浮盈加仓 。 我很少做短线交易 , 除非品种波动短时间很大 , 或者很快发现自己基本面判断错误 。
这种模式出局 , 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基本面判断错误;
二是价格波动太大 , 或者持仓时间过长 , 超过了我的预期 。
我个人认为 , 这种方法在交易之初比较安全 , 因为仓位比较轻 , 即便止损 , 损失也不会太大 。 但也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是一波大行情 , 这种模式的盈利不如一开始重仓交易 , 而且浮盈加仓后 , 如果出现较大回撤 , 我可能就被洗出去了 。
职业交易员 , 大多都是洞察到了交易真相的人 。 而我们知道 , 交易 , 实际上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 也就是说 , 职业交易员 , 他们大多数都掌握了人性在交易中的各种表现 。
知道了人性是如何表现的 , 并逆反这些人性 , 便是交易员交易成功的基础 , 因此 , 职业交易员其实没有什么秘密 , 他们只是发现了人性在交易中的弱势 , 并且主动的逆反了它们 。
在海龟交易法则一书中 , 罗列出了一些对大多数人的交易影响明显的认知偏差 。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厌恶损失:对避免损失有强烈的偏好 。
2、沉没成本:重视已经花掉的钱 。
3、处置效应(厌恶不确定):早早兑现利润 , 却让损失持续下去
4、结果偏好:更加注重结果 , 忽略过程 。
5、近期偏好:更重视近期的数据或经验
6、锚定效应:过于依赖容易获得的信息 。
7、潮流效应:盲目的相信一件事 , 只因为很多人都相信它 。
8、信奉小数法则:从太少的信息中得出没有依据的结论 。
在我们身边 , 你会发现 , 很多股民朋友每天都勤勤恳恳 , 得到的反而越少 , 不断杀进杀出 , 收获往往更小 , 而收益较好的股民 , 往往是看准了时机选好了股票 , 不用去每天执着地关心它一时涨跌的那些人 。
实际上股市上真正的高手他们赖以制胜的并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而是靠将各种所学与人生经历、感悟等等凝结而成的经验 。
“功夫在盘前而非在盘中” 。 对准备追逐的涨停板原则上要选自己熟悉的品种 。 如果品种不熟悉也要在追逐前加以必要的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
“围城”外的投资者因为没有买入涨停板心态平和地——坦然面对一看了之;不甘寂寞的——望眼欲穿跃跃欲试 。
只有在追逐前了解清楚了待买股票的基本面才能做到镇定自若轻松操作 。   第一类买点出现在5日、10日均价线和均量线以及MACD三线金叉之时 。 5日均价线上穿10日均价线 , 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 , 同时MACD的DIF线上穿DEA线 , 三线同时金叉 , 则意味着中短线买入信号出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