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三 )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明月几时有》剧照
透过这些“被社会遗弃、生活在苦闷和忧郁之中”的个体,许鞍华重新书写了她所认知的香港 。
而东北、澳门、香港、英国的复杂经历,还带给了许鞍华另一个不同于张爱玲的创作命题——身份归属 。
处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许鞍华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补偿了她的自卑感 。
“这种自卑感其实是源自我们是殖民地里的人 。你不认识祖国的东西,你也觉得抱歉;可是你不快点学习这个殖民地社会的文化,你就追不上时代,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 。你必须要有一个平衡,那是非常痛苦的 。”
这份痛苦,从童年就开始深种 。
年幼时的许鞍华生长在热闹的大家庭里,唯独母亲总是寡言,不同的生活习惯让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也导致母女之间关系紧张 。
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文章图片
图 | 许鞍华与母亲
直到16岁,许鞍华才知道,母亲是日本人 。
动荡的1940年代,父亲与母亲在东北相识并结婚 。但为了一家人的安全,她不得不隐瞒自己的身份,不敢说日语,也无法用中文与人沟通,只能沉默 。
许鞍华开始明白母亲人在异乡的孤独、恐惧 。
她陪着母亲去日本探亲 。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母亲觉得熟悉又陌生,“日本菜太冷,还是靓汤好喝”,故乡终究变成了异乡 。
后来,这段故事被许鞍华搬上荧幕,拍成《客途秋恨》 。
电影的最后,母亲望着轮船说,“愈亲的愈远,愈远的愈亲”,女儿则紧紧抱住母亲,母女终于和解 。
许鞍华以这种方式补偿了母亲,也补偿了自己 。
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客途秋恨》
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文章图片
从事导演的这些年来,许鞍华尝试过惊悚、武侠等类型片,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但那些最被人称赞的作品,还是社会写实电影 。
也因为对生活的不断触摸和探索,她活得比许多同行更接地气 。
别人捧她清高,不向资本低头,她却直接把「钱不够用」穿在身上,张口就是“我一定要找个大制作来拍,赚很多钱” 。
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好好拍电影》
别人视她为女性电影先锋,她也不肯顺水推舟承下美名,反而直言“他们问的问题太重复了,烦死我了,老是问什么女性电影” 。
去年,许鞍华拿下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成为奖项的第一位女导演 。
回到生活中,她没有结婚,没有生子,租房度日,出门挤地铁,仍旧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
许鞍华说,她很遗憾人生少了很多体验,但电影会让她「过瘾」 。
如今,她也只想好好拍电影 。
张爱玲 《第一炉香》被骂惨,她还是不肯放过张爱玲
文章图片
图 | 源于《好好拍电影》
参考资料:
1.《南方人物周刊》——《倪萍 千万别把我当符号》
1.《许鞍华说许鞍华》 邝保威
2.《张爱玲:从小说到电影——以〈倾城之恋〉、〈半生缘〉为例》 张志豪 上海交通大学
3.纪录片《好好拍电影》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