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是哪个国家的服装,和服是哪个国家的民族服装?( 二 )


平安时代也是日本的“国风时代”,她是在全盘消化唐的文化后,以大学毕业生之姿堂堂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时的服装也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 , 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 。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 。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 。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 , 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 。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 , 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 。镰仓和室町幕府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 , 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 。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 。女装变的简单 。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 , 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 。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 。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
江户幕府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 , 比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 。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 , 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
和服的色彩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一书中曾将服饰的颜色归纳为四:贵色忌、贱色忌、凶色忌、艳色忌 。《礼记》载,天子弹服装因季节不同而颜色不同,按季节的阴阳五行 , 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百官朝服颜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可以这样说,日本历史上的色彩禁忌与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 。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圣德太子颁布"冠位十二阶" , 按阶位用冠 。从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礼(赤)、信(黄)、义(白)、智(黑) 。这六种颜色和冠位又分别细分为大小两种,共十二阶 。
日本历史上曾定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 。尤其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这种规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 。
在日本高松冢古坟壁画上,除有唐装男子和女子画像外,尚有作为四方守护神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黑龟)画图 。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 。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象征魔力
和服种类
和服不同于西式服装,西装以男式、女式划分,和服却不分男女、上下,它的各个部分有相对独立的名字 。如按组合样式,可以有长着、上衣、羽织等 。
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 , 典礼等时穿的礼服 。以黑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 。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服 。
震袖和服
未婚小姐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 。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 。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 , 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