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二 )


4,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 , 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 , 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
扩展资料
雷峰塔历朝发展:
1 , 雷峰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
2,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
3 ,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 , 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
4 ,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1、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 , 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
2、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 , 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 , 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 , 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 , 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 , 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 , 白素贞获救 。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杭州西湖雷峰塔的来历是什么?由来: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一塔,高7层,名黄妃塔,后因处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 。
建筑规模: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 , 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 。
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