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什么梗,想知道两棵枣树是什么梗?( 二 )


这句话出自《秋夜》的第一句,先描述门口有两颗树,但是不说都是枣树,而是分成两次说,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修辞手法,这会给读者造成冲击感 , 也促进读者去深思 。
第一段没有从较大场景着笔写秋夜,而是劈头一句即以奇特的重复修辞格凸现枣树,如奇峰突兀,赫然而立,十分醒目 。这种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手法既强调了两株枣树傲然独立、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 , 又形成了全文整体意境中的骨脊,特别鲜明突出 。

枣树是什么梗,想知道两棵枣树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上次还是在上次是什么梗?上次还是在上次的梗的意思:就是一句废话,出自最近比较流行的废话文学 。用来形容网上那些有点搞笑、看似说了话又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论和视频 。
该梗出自B站评论区,出自up主“那就叫王师傅吧”和“旅途船长”的视频,看起来说了一堆话却好像什么意思也没有表达 。网友纷纷表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就是听了半天一堆废话 。
比较有意思的废话文学:
剥开香蕉后,你会发现一个剥了皮的香蕉 。
关于明天的事后天就知道了 。
据我所知我一无所知 。
我睡着之前还是醒的 。
门前有两棵树 , 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不成功!则失败 。
放点黑黑的白芝麻 。
地球自转一周等于自转7天 。
这个西红柿有–股番茄味 。
人被杀就会死 。
我上次这么无语的时候还是在上次 。
我猛然一看我就猛然看到了这条提问我之前还没发现当我发现的时候我已经发现了 。
你跟我搁这搁这儿呢 。
如果你不胖的话,你肯定是个瘦子晨跑十公里就等于跑了十公里 。
吃面不吃蒜等于没吃蒜 。
如果你愿意多花点时间了解我你就会发现多花了点时间 。
属于‌‌‌‌‌‌‌‌‌‌‌‌网上很火的废话文学,看起来说了一大堆但是全是废话 。比如“上一次看到这个还是上一次”“上一次这么无语还是上一次”、“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
上次见到你还是上次,意思就是说我和你见面的次数只在于前面的那一次!说明我和你见面的时间已经很长很长了,自从上次见面过后我们再也没有见面了!有时候感情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不经常见面的话感情就会淡!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走动增进感情 。
“废话文学”不是文学,但确实是废话(这也是一句废话) 。说起“废话”,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 。
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 。
朱自清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论废话》,其中提到 , “道家教人‘得意而忘言’,言既该忘,到头儿岂非废话?佛家告人真如‘不可说’ , 禅宗更指出‘开口便错’:所有言说,到头儿全是废话 。
枣树是什么梗,想知道两棵枣树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两棵枣树什么梗 内涵在一般情况下,通常觉得“两棵树”指的应该是不同的两种树 , 但像这种“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写法似乎也不算错 。
如果撇开上下文不谈,这句话确实很累赘 。
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人会这样说 。
但是正是这样一句看似累赘的话,才构建了一种语境,一种氛围 。
用了这样的句子,如果慢慢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 。
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