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二 )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老龄化问题带来的问题有哪些?1、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理论上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砍退休金的方式的降低养老负担,在古代社会甚至可以直接让老人变相死亡 。但是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公然践踏人权的事情任何政府都做不出来 , 尤其在西方的民主国家 。任何福利涨上去了就降不下来,否则执政党就会被选民用选票轰下台 。
2、社会创新不足,日趋保守 。因为年轻人永远是最有活力,创新力最强的 。
3、消费萎缩 。在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情况下,消费萎缩同时意味着经济停滞 。
4、人口数量下降 , 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在现代社会,规模化大生产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因素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 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进入比较典型的老龄社会 。
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小型化、少子化态势继续深入发展 , 家庭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剧增、养老和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愈加突显,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将更为明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总体建成老年友好型社会 , 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1、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 。据统计 , 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
2、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 。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
3、不仅如此,由于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中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009年),中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 , 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 , 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 。
4、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不过2万多人 , 不仅与中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 , 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养老机构、床位和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养老服务的瓶颈问题 。
扩展资料: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 。20世纪后期 , 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 , 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