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四个特点,什么是调查报告?它有哪些特点?( 三 )


2.材料丰富翔实
调查报告需要列举大量的相关事例、统计数字和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见 。例如《女性化老龄化值得重视――西安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两个问题》1990年10月16日《陕西日报》 。一文,关于小学教师老龄化和女性化就列举了下面这些 事实和数据:
以莲湖区师资情况为例,这个区共有区办小学42所,教师1250人,其中40岁以上的占63�2 % , 45岁以上的占42%,而30岁以下的仅占17�12%,许多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7、48岁 。教师的严重老龄化已成为突出问题 。
据调查,到1993年,莲湖区各小学将有526名骨干教师退休,占现有教师总数的42%,如不及时补充 , 断层的局面将会接踵而至 。
教师队伍的性别倾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莲湖区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较大的领导岗位上,男性也仅占26�6% , 许多学校除体育教师外都为女性 。男教师较多的青年路小学、丰禾路小学、西电二小也只有八、九人,占教师总数的17%-20%,一般学校只有四、五人 , 而五星街小学仅有一名男教师 。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列举事实,这使调查报告具有一种“事实胜于雄 辩”的强大说服力 。
3.提供规律性认识
调查报告确切地说应该叫调查研究报告 ,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和报告,更在于研究 。研究的结果就是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提供给读者 。例如,1999年12月9日《 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就概括了若干组提高农民增收的规律性认识: 育市场、调结构、重品牌、创名优;
一是“壮龙头”,二是“建基地”;
“一品带动”、“一业带动”、几块经济高地凸起的经济格局 。
这些规律性认识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又是大量事实的理论归宿点 。只列举种种现象 , 而缺少理论归纳的调查报告是肤浅的 。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
(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 。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
以新近的此类调查报告为例: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穷山今日皆文章――广东梅州市山区开发工作考略》,1999年12月23日发表的《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以及同日发表的《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这几篇调查报告分别从农村山区开发、大型企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介绍了几家成功的经验 。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 , 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 。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调查报告样式 。1999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政府决策岂能朝令夕改――浙江温岭市一市场建成后开业受阻》 , 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