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什么放弃大檐帽,1938年之前与之后,侵华日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三 )


6月21日开始 , 双方展开了激烈制空权的争夺,在此争夺中苏军触动了当时最新型战斗机伊尔36型 。一直到6月27日日军轰炸塔木斯克 , 双方互有胜负 。7月2日日军第二十三师团开始越境攻击,主战场再度转回到地面上来 。
由于日军并没有重型武器装备,夜间遭到苏蒙机械化部队的猛烈进攻 , 最终于5日第二十三师团全部败退东岸 。苏军在取得对日军的胜利过后继续进攻东岸的日军 。双方呈现出相持状态,第二十三师团各部队也从8月3日开始构筑阵地准备长期拉锯战 。
第三阶段:
从冲突开始到八月总攻,苏军相继从遥远的乌拉尔军区及外贝加尔军区调来摩托化步兵师8个 , 装甲汽车旅4个,坦克旅4个,重炮兵团2个,伞兵旅1个,高射炮大队8个 , 飞行团6个 。并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5万余吨军用物资的储备 。苏军如此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完全出乎日本意料 。8月20日苏军以两倍以上的兵力分兵三路对日军进行全面总攻,到31日止,日军全面败退 。9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双方停止一切作战行动 。日军参战总人数15975人,伤亡12220人,其中战死4786人 , 受伤5455人,失踪639人,患病1340人 。苏军伤亡也在15000人左右 。
综上
正当日本与苏军大决战之时 ,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日本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随着两次事件的发生日本在日苏外交中逐步从主动地位转变为被动状态,不得不加强对苏联的警戒 。“诺门坎事件”中不论从军队素质讲,还是从军队装备来讲,苏军都远远优于曰军 。尤其是地面作战车辆和坦克,日本与苏联差距明显 。苏军在地面作战时拥有的强大火力让日军无所适从 , 正是因为苏军对日军的坚决打击,以及苏军本身所具备的强大战斗力 , 使得日军最终放弃“北进”实行“南进” 。
日本(95)苏联(36)日军(47)

日军为什么放弃大檐帽,1938年之前与之后,侵华日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为什么二战时在中国的日军很少戴大盖帽一般战场上没有戴大檐帽的,那是正装,不是打仗用的 。
但也有例外,比如抗美援朝的20军,因为来不及换装,就戴着大檐帽去了朝鲜 。那是特殊情况 。
正规军作战不戴大檐帽,戴钢盔 。你看到的关东军应该是驻军,不打野战 。还有伪军没多少战斗力,主要任务是守卫和看护 。带大檐帽也正常 。
日军有配发的战斗帽和钢盔
日军为什么放弃大檐帽,1938年之前与之后,侵华日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谁被日寇称为“活关公”,日军为他列队脱帽向他的遗体敬军礼?作为与中国仇恨最深的国家,日本虽然偏执、狭隘、残忍、暴虐 , 而且一贯贪婪无耻 , 但是日本对强者的尊重也是众所周知的,而日军如此敬重的称张自忠将军为“活关公”,则完全是由于张自忠将军在抗日战场上的骄人战绩和为国尽忠的牺牲精神 。
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之一 。在首都北京 , 只有三个地方是以现代人物的姓名命名,分别是张自忠路、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包括张自忠将军在内的三个人都是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 。
究竟张自忠将军怎样的战绩 , 使得日军称其为“活关公”呢?
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早已名扬天下 ,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极为惨烈、战果也极为辉煌的大捷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同属于徐州会战的临沂阻击战,也有着完全不逊于台儿庄战役的惨烈和辉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