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人老了,要手握三张底牌,否则才叫真正的晚景凄凉( 二 )
遇上真正通情理的子女 , 他们不会觊觎老人的积蓄 。 反而会在老人需要被贴补的时候 , 适当“伸出援手” 。
若是碰上品行低劣的子女 , 即使老人把钱全部拿出 , 也不会得到半点“怜悯”的反哺 。 他们 , 不单单会把老人主动交出来的钱心安理得地揣进自己的腰包 , 还会时刻认为老人还有“钱” 。
以至于 , 老人手无分文 , 有个头疼脑热、想要买些营养品或是药物时 , 都要小心翼翼 。
本文图片
当“反哺”被视为索取的时候 , 老人就自然成为了累赘 。 但倘若老人自己兜里有钱 , 懂得对子女“奉献”有度 , 那结果就另当别论了 。
真正聪明的老人 , 不会在晚年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儿女 , 而是懂得为自己为数不多的余生多做考虑 。
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 , 老人辛苦大半辈子 , 晚年学着“自私”一点并没什么不妥 。
更何况 , 自己有一定的积蓄 , 不必完全成为儿女的“累赘”、受谁的白眼 , 这也是父母与子女 , 在生命最后一站的健康“距离”相处形式 。
本文图片
第二张底牌:有个可以独居的地方
一旦老伴走了以后 , “孝顺”的子女 , 便把老人接过去与自己同住 。 然而 , 这样的行为会有两种极为负面的隐患:
老人难得自己的清静 , 或怀念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年伙伴们而郁郁寡欢 , 又不敢表达 。
年轻人与老年人相处久了 , 就会因为长期近距离接触 , 演变成各种矛盾 。
到任何时候 , 老人能生活自理 , 都要避免和儿女同住 。 这种“安度晚年”的形式 , 在现实生活中 , 并不理想 。
儿女住父母的房子 , 是回家的随心所欲;父母住在儿女家 , 永远是小心翼翼的“客人” 。 并且 , 儿女与老人关系再好 , 也同样会是老人的负担 。
没有任何一个父母 , 希望是儿女的“累赘” 。 眼看着儿女劳累一天 , 还要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 心里是不落忍的 。
本文图片
若是老人在与子女同住前也生活在城市里还好些 , 就怕是农村的老人 , 被儿女接到城里后 , 各种家用设备的不通 , 想有些事自己动手给儿女减负都是个问题 。
何况 , 老人和子女同住时 , 哪怕儿媳或女婿对自己也呵护备至 , 但还是会有很多顾虑 , 让老人“不自在” 。 更何况 , 有些老人和年轻人看似“一家人”的同住 , 最后都变成了老人的“催命”符、年轻夫妇矛盾的种子 。
如果 , 老人有自己的居住地方 , 偶尔与子女得见 , 那一定会因为保留着适当的新鲜距离感让彼此再怎么不愉快 , 也会避免针锋相对 。
生活能自理的时候 , 尽可能自己生活 , 吃什么、喝什么、几点起床、几点入睡 , 好歹一个人的安静里想怎样过都是自己的自由 。
自己一个人生活到最后 , 真的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 也会因为从前有效减少了与年轻人共同相处的时间 , 不必长久看谁的脸色而让自己临了也不得舒坦了 。
本文图片
第三张底牌:好心态伴着的健康
人这一辈子 , 无论到任何时候 , 好心态都能成就好的人生 。 即使一生都荆棘满满 , 但是有好心态的人 , 就能成为自己的救赎 , 让自己不必受情绪和糟糕境遇的折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米饭|你有多久没吃到米饭香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