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面膜,你用对了吗?

【中性面膜,你用对了吗?】敷面膜 , 可以说是精致女孩/男孩的必备功课了 。 它虽然看似简单 , 但在使用上却包含很多小知识 。 今天 , 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正确使用面膜的小知识~
01
面膜的3大护肤原理!
1、封包促渗 。 通过阻隔皮肤与空气接触 , 局部形成湿度较高的环境 , 增加皮肤的渗透性 ,促进精华液中的有效成分吸收 。
2、水合作用 。 面膜中的水分可充分滋润皮肤角质层 , 使其含水量增高、透明度提升 。
3、清洁作用 。 揭去面膜时 , 皮肤污物(表层角质细胞、残妆、过多皮脂等)随面膜一起粘除 , 促进皮肤毛囊畅通 。

中性面膜,你用对了吗?
文章图片
面膜敷贴在面部停留 10 分钟~30 分钟 , 揭去后擦除残留面膜液即可 。 若感觉皮肤黏腻 , 可以用清水冲洗 , 再做皮肤护理 。 面膜使用频率可根据个人皮肤状态、护肤习惯和环境气候条件等 因素而定 。 应避免过度使用(如敷贴频率过高、时间过长等) , 以免水分过度累积、削弱屏障功能 。
02
使用频次因“肤”而异
使用洗去型的膏状面膜时 , 膏体在面部停留10 分钟~20 分钟 , 用清水洗去 。 建议油性、混合性皮肤一周不超过两次;干性、中性皮肤建议一周不超过 1 次;敏感性皮肤一般不建议使用 。
使用免洗型的膏状面膜时 , 干性、中性皮肤建议1周使用不超过2次~3次;油性皮肤、敏感性皮肤和痤疮患者慎用 。

中性面膜,你用对了吗?
文章图片
撕拉式面膜具有剥脱角质、清除油脂作用 , 因此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1次;中性或混合性皮肤可每两周1次;干性皮肤、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 。
粉状面膜通常在皮肤科和专业美容机构使用 , 具有一定的清洁和剥脱作用 。 中性、油性、混合性皮肤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两次;干性、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 。
03
面膜使用不当有哪些危害?
正确使用面膜对皮肤可起到良好护理作用 , 但不当使用也可能会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 过敏体质或既往有使用化妆品过敏史者 , 使用新的面膜产品前应先做局部皮肤试用试验 。 比如 , 可以剪一个1-2cm大小的面膜先试用3天 , 确定对产品不过敏后 , 方可正常使用 。
在面膜使用过程中 , 过度使用面贴膜可能引发水合皮炎 , 临床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起皱等 。 此时不要用力去摩擦受累皮肤 , 防止皮肤出现破损 。 多数情况下 , 停止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 , 受累皮肤可慢慢恢复 , 不必特殊处理 。 接触性皮炎是面膜使用的常见不良反应 , 都发生在面膜接触部位 , 一般有明显边界 , 可能出现红斑、水疱、丘疹、刺痛、瘙痒等 。 遇到该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清洗干净 , 多数在 2 天~3 天可自行恢复正常 , 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

中性面膜,你用对了吗?
文章图片
特别要强调的是 , 要警惕少数非法企业在面膜中违规添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氢醌、重金 属等禁用物质 , 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灾难性后果 。 这类短期让肌肤很快变得“白里透红”的违规产品 , 最终会导致皮肤状况恶化 。 因此 ,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产品 。 糖皮质激素是化妆品中重点监控的违禁添加物质 ,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倍氯米松等 。 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因产品违规违法添加糖皮质激素 , 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引起 。 患者面部容易出现发红、灼热、干燥脱屑或伴有瘙痒等症状 , 感觉皮肤变薄了 , 再次使用该产品才会缓解 , 皮肤有明显依赖性 。 遇到这种情况 , 应立即停止使用 , 必要时去医院皮肤科诊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