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第几代,新精神活性物质有哪些?( 三 )


随着国际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精神活性物质也不断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新结构的非管制品种不断出现;二是交易方式多样,走私渠道更加隐蔽;三是国内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案例开始增多 。
据悉 , 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将N-甲基-N-(2-二甲氨基环己基)- 3,4-二氯苯甲酰胺(U-47700)、1-环己基-4-(1,2-二苯基乙基)哌嗪(MT-45)、4-甲氧基甲基苯丙胺(PMMA)和2-氨基-4-甲基-5-(4-甲基苯基)-4,5-二氢恶唑(4,4′-DMAR)四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 。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至此,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38种 。对于国际社会较为关注的芬太尼类物质,目前我国已列管23种,远超联合国已列管的15种 。
友情提示:
任何涉毒的案件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想钻法律的漏洞的涉毒人员终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法律会严格按照事实和证据制裁毒品案件,但是也不会不公正地处罚涉毒人员 , 因此,虽然要接受法律的裁判,但是也要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 。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所谓的第三代毒品,其实指的是目前化学合成毒品(精神活性物质)的变种 , 即新精神活性物质 。
简单的说 , 就是毒贩为了逃避打击,对现有的合成毒品(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改造,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 。因为很多国家对这个一开始没有重视,并不清楚其功效,因此被毒贩们占了空子 。
实际上这些新精神活性物质与之前的合成毒品功效是差不多的,吸食后一样让人产生兴奋快感,或是致幻等效果 。实际这些东西就是毒品,后来被世界各国家察觉后,便被称为“第三代毒品”或“新一代毒品”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对新精神活性物质所做的定义 为:“新出现的、存在药物滥用可能性,但国际上尚未列管的物质 。” 2015世界 毒品问题报告称,国际已往列管的毒品一共有234种,而近几年新出现的并已 在人群中引起滥用,却未被联合国《麻醉药品公约》和《精神药品公约》列入 管制的物质(即“新精神活性物质”)竟有541种 。根据统计,至2013年 , 世 界上80个主要国家中有70个出现了新精神活性物质 , 其中大洋洲2个、非洲7 个、美洲个、亚洲19个、欧洲31个 。
我国禁毒办于2015年10月1日将116例新精神活性物质产品纳入列管范畴,这也就意味着正式将这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定义为毒品 。
至于说什么笑气、小树枝、恰特草是第三代,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这是虾扯蛋 。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第几代,新精神活性物质有哪些?】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第几代,新精神活性物质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新神经活性物质又称是什么?新精神活性物质 , 又称策划药 。新精神活性物质 , 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 。由于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强、难于管控,善于伪装,使得它已成为继海洛因冰毒之后的第三代毒品 。在欧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滥用流行趋势明显 。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作用
滥用时会使人中枢神经兴奋 , 而戒断后会造成中枢神经抑制 。它不像传统毒品主要危害人的免疫系统 , 损害脏器等 。而是直接破坏大脑功能,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过量服用会诱发急性精神障碍或急性心脑疾?。?并且这种危害是很难恢复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