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

1、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
原文:自遣
唐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译文: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
扩展资料:
赏析: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 。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 。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
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 。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 。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 。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 。
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 。情而有“态”,便形象化 。
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 。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 , 不特是趁韵而已 。同样 , 不说得过且过而说“今朝有酒今朝醉 , 明日愁来明日愁”,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呼之欲出 。
诗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宽慰的意思 。解读此诗,关键全在于诗人将“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 。而诗人之“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 。上书 , 皇帝不听;劝说,皇帝不理;讽谏,皇帝会恼怒 。那诗人怎样排遣 , 是采取了不理、不采、不合作、不发言的态度 。
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 , 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 , 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 。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 , 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 , 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是 , 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自遣》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诗人罗隐在有酒的时候,就会欢畅地喝酒 。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在快乐的时候就要尽兴 , 不要想得太多 。
后一句明日愁来明日愁更是经典,读后让人豁然开朗 。人不能改变不好的客观环境,但是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在心情 。明天的烦恼就交给明天 , 不要影响了自己今天的快乐 。
罗隐的这首诗,主要表现在对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 。全篇看似直抒情意而无一景语,但诗人所营造的却是一个具体、形象的抒情氛围 。
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今朝有酒今朝醉 ,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思是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