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

1、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些是和汉族民众一样过汉族春节的,当然也有一些民族拥有着自己的传统新年 。侗族就是后者的一个例子,侗族同胞们过的传统新年称为侗年,是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就来看侗族的传统节日为你介绍 。
侗年在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 。这个节日原来是侗族中的杨姓族人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主要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等地作为传统新年流行,后来人们互相仿效,侗年就传开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侗族人统一了侗年的日期——农历十一月初一 。
侗族人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 。因此,有些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 。
在这被认为是旧岁已去、新年到来、禾谷满仓、禽畜满圈之时,家家杀猪宰羊庆贺,年复一年而沿袭成侗族的新年吉庆 。侗年期间 , 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 , 请客访友 , 宴饮作乐 。
节日前一天 , 备豆腐、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冻菜”祭祀祖先,当天侗家要备好各种酸菜、冻鱼、糍粑以馈亲友 , 叫“吃杨粑” 。过农历大年时,对方要如数奉还,称“还杨粑” 。
榕江县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家人,过侗年在十一月上旬,主要活动是花色品种祭老人和缅怀祖宗 。新年之际 , 家家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男女老少更换新装,人们宰猪杀牛,春糯米耙 , 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塘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青年人则趁此佳期举办婚庆礼仪,宴请亲友 。
七十二寨除了过十一月上旬的侗年以外,还有两次“陪年” 。所谓“陪年”就是陪同附近侗族所过的阴历十一月底的侗年以及汉族的春节 。“陪年”是增强民族团结,增近各寨友谊的节目 , 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隆重 。
七十二寨的侗民过侗年,有这么两个传说,一说彦洞的龙姓侗族是最早落户于此 , 后来罗、黄、王、龚等姓祖先相继而来 。罗姓祖先为村寨和睦,于十一月廿七杀猪宰牛、打糯米粑,宴请各姓亲;十二月初一 , 其他姓家族也设宴答谢 。
另一说是因在战争兵乱的年月里,罗姓祖先听到有军队要过境的消息,就提前于十一月廿七日杀猪宰牛过了年 。后来其他姓的人家知道了 , 也于十二月初一过了年 。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 。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 , 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谁知道侗族的节日或名称由来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 。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 。民间多称"侗家" 。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 。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 。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 。做社饭的方法是用野菜、野蒿、腊肉、花生、胡萝卜……和多种蔬菜切碎搅合糯米同蒸 , 加入油盐即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
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侗族的节日侗族的节日有春节、大雾梁歌节、花炮节、赶灶、斗牛节等 , 侗族的春节最隆重,除夕之夜,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 。侗年是用来确定新年 , 一般为农历的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 。
侗族的风俗有很多,通过饮食、服饰、建筑三方面体现风俗习惯,饮食方面:大部分地区饮食是一日三餐 , 一般都是喝油茶、吃酸味的菜肴;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喝米酒,度数不高,很香醇 。服饰方面;男人穿对襟短衣,包大头巾 。女人则是穿着大襟、无领,下身穿裙子或者裤子 。建筑方面;侗族采用形式多样的桐寨鼓楼、风雨桥 。
侗族的春节最隆重 , 除夕之夜,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 。侗年是用来确定新年,一般为农历的十月末或者十一月初 。大雾粱歌节是每年立夏前18天 , 这是为了纪念一对饮恨惨死的恋人 。除了这几个节日还有花炮节,赶灶,斗牛节都是很重要的节日 。
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侗年的介绍侗年,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 。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 。最初以杨节为侗年的是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间) 。后来互相仿效,人们逐渐过起了侗年 。20世纪80年代初 , 经各地侗族代表人物决定,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侗年 。2011年5月23日,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侗族过年的习俗侗年(侗族过年)简介
侗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贵州锦屏县九寨区一带 。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举行 。当地传说 , 很久以前,有个德高望重的族首,因为拒绝向汉人进贡,汉人带人包围村寨 。族首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乡亲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汉人充军戍边 。后来这位族首获准从边疆还乡 , 此时正是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当地人吹芦笙,弹琵琶,敲锣打鼓去看望这位族首 。后人便把这一天成为侗年 。节日里,除打糍粑外,各家还杀猪宰羊表示庆贺 。过年之晚 , 人们以肉食为主,忌食蔬菜 。煮的米饭多于平常,以示“吃剩有余”.晚饭前 , 老人们在神龛和“祖宗角”摆上祭品,烧香焚纸,以祭祀祖先,招请祖宗来过年,并包有全家发达幸福 。然后全家欢宴 。出嫁的姑娘及亲友也在侗年是前来祝贺 。节日当天的主要娱乐活动是斗牛 , 晚上鸣炮宴请胜者 。青年男女通过玩山、对歌、跳芦笙等活动,寻找伴侣 。同时还演出侗戏 。这些节日活动一直要延续到春节 。
春节
受汉族影响, 各地侗族也过春节, 并且十分隆重 。农历年
底, 侗族村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家家忙着打年粑、酿年酒、
杀年猪、张贴春联、打扫卫生 。侗族的“ 春节” 和汉族一样也俗
称“ 过年”, 有大小年之分, 但与汉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 汉族
过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传是敬灶神 。侗族农历十二月
二十九日为小年, 又叫“ 姑婆年”, 是纪念姑婆的节日, 意思是
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 过年快结束时回家探亲团圆 。这天, 除
过年的食品外, 侗家还用几个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姑婆, 作为“ 飨
年”, 并用甜酒祭奠, 说是有的姑婆、姑母不会喝烧酒, 就饮甜
酒, 反映了侗族人家具有尊重妇女的传统美德 。
各地侗族的春节活动既有相同内容, 又有地方性的特点 。
三江侗族农历三十过大年, 除夕当天宰猪杀鸡鸭祭祀祖先,
又用酸汤煮鱼祭莫一大王 。初一的清晨用烧肉和酸肉祭祖 。同乐
地区的杨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 还以甜酒祭祖, 到达摩娘娘庙
(萨堂、圣母祠) 去祭祀, 同乐独峒一带的侗族放鞭炮驱逐“ 野
鬼” 。马胖一带的吴姓侗族不设祖宗神龛, 除夕这天, 杀猪宰鹅,
首先去祭祀飞山庙杨公祠, 然后祭祀土地庙和“ 萨坛”, 最后在
火塘边烧香摆饭桌吃晚饭, 在饭桌前说几句请祖宗一起过大年的
话 。初二后, 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油茶或喝酒, 寨上吹芦笙,
唱侗戏, 进行“ 月也” 集体交游 。
榕江侗族称“ 春节” 为“ 达年”,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从
农历十二月中旬就开始打年粑、酿酒、打扫卫生 。喂牛的人家要
为牛备足年料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杀年猪, 农历十二
月三十日贴春联、门神 。小伙子给未婚妻送礼, 新郎迎接新娘回
来共度佳节( 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除夕之夜, 家家燃
香点烛, 摆设供品敬祭祖先 。大年初一零时, 鸣炮辞旧迎新 。初
一早上用茶水祭祖, 传说此时是祖先的“ 斋时”, 晚上才供奉酒
肉 。当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 表示全年财喜不外出 。初一饭菜
均吃前一天做好的, 意为上年剩下的, 以示年年有余 。除夕晚上
和初一整天不请客 。初二这天, 寨上妇女到萨堂祭祀“ 萨岁” 祈
求保佑, 兄弟请已出嫁的姐妹回来吃饭, 同时亲友也可以互请 。
初三以后寨中开始玩龙舞狮、演侗戏、“多耶”、“行歌坐月”、芦
笙会、唱大歌等, 节日期间充满了欢乐气氛, 直至正月十五把龙
送下海, 春节结束 。
□过侗年
流行于榕江、通道、三江等地 。内容是缅怀祖先, 祭祀农
耕 。相传侗族祖先从远道而来, 原以打猎为主, 后学会开荒种
田, 从事农耕而获丰收, 秋后举行欢庆活动, 从此世代相传为侗
年 。也有的地方相传杨姓祖先是一位将军, 因被派远征, 担心在
春节前不能回家团圆, 族人商议, 决定在他出征前提前过年 。侗
年的时间, 不同地区不一致 。榕江瑞里、本里、保里一带选在摘
禾后的十月, 俗称过禾蔸年( 侗话“ 记年高棒”)。榕江往里选在
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后的辰、戌两日, 如先遇上辰日即以辰日为年
(即大年初一) , 卯日为年三十 。如遇戌日则以戌日为年 。过侗年
一般为7 天左右 。榕江县七十二寨除过侗年外, 还过春节, 俗称
陪年, 侗语称“ 记年卡”, 即过汉年 。新年前, 家家打扫房前屋
后, 杀年猪、打年粑等 。新年期间, 寨上举行大规模的踩堂对
歌、跳芦笙和斗牛活动 。
通道“侗年”, 节日的主要内容是“ 吃冻”, 即以吃冻鱼为
主, 其他美酒佳肴也应有尽有, 有如过春节, 所以称为过侗年 。
吃冻的日期各地不同, 李姓、杨姓是农历十一月十一日 。相传杨
姓祖先有八兄妹依次各吃一天 。青年去做客可以村连村、寨连寨
地吃去, 一路吃鱼冻, 一路唱歌 。吃冻鱼也有一些禁忌 。有的地
方禁吃黄鳝, 传说因古代侗族在迁徙中要躲避官兵, 恰好官兵看
黄鳝打架去了, 人们才得以逃生, 故把黄鳝当作救命恩人 。
侗族生活在湘、桂、黔边境 , 他们过春节,有大年和小年之分 。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 。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 。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 。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 , 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 , 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 。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
新年初一凌晨,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手举火把,冲向井台,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 。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 , 所以叫“头水” 。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家家户户都遵守古老的习俗只抢一担水 。挑回来的“头水”,要专门贮放,不能用来洗东西 。只能做饭、炒菜,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 , 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款待贵客 。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能消病去灾 。如果误用了“头水”洗了东西,不能把水泼出去,只能洒在灶膛里,以示将吉祥留在家里 。后生们抢完的头水,各家主妇就用竹篮提着煮好的米饭、猪肉,斟上米酒、来到井边祭水 , 她们将酒慢慢地注入井中,表达侗家人的心愿 , 愿井水四季不断,让全村百姓在新的一年里喝上更加清澈甘甜的水 。
新年初一这一天,侗家首先是拜祭祖先 。姑娘们开门的头件事,便是相邀女伴,同到山崖水畔,去采摘映山红 , 采回家中,把一枝最美丽的映山红插到鸡笼上,献给雄鸡,以示报答雄鸡啼叫司晨之恩 。然后,再把其余的花朵插到房中 , 床头、桌上,把新春打扮得像映山红那样火红热闹 。
春节期间,侗族要走村串寨拜年做客,叫“行年”又叫“乡客”,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年俗 。姑娘佩戴闪烁发亮的银质装饰品,手提小巧玲珑的蜡篮;小伙子身着节日的盛装,头缠侗帕,手举灯笼(有的手持芦笙);老人腰插长长的烟斗,小孩打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簇拥在烛光闪闪的龙的四周 , 在一片喧闹的爆竹锣鼓声中,浩浩荡荡的做客队伍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 。到了对方村寨,主人在寨口的风雨桥上敲锣打鼓 , 爆竹齐鸣表示欢迎之后,便主动去接客人的灯笼,让客人休息,小伙子接姑娘的蜡篮,并帮助姑娘点燃被风吹熄的蜡烛 。到了寨中的鼓楼坪,锣鼓声、爆竹声齐鸣,有的还吹起芦笙,舞起龙灯助兴,随后龙灯便挨家挨户去贺新年 , 贺年完毕,好客的侗家人便将龙灯挂在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中,拉着客人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哪家拉的客人多,说明这个家富有和热情,当然 , 小伙子是绝对不会放过远道而来的姑娘的,因为“做客”认识的姑娘,大多数能够结成终身伴侣 。
http://www.tb169.com/thread-1726-1-1.html
现在都汉化了!
就是杀牛祭祀等活动!
大家一起吃饭等等 , 
【侗年节的由来,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侗年?】打年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