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找医生时要避开的3个误区

本文字数约:1771 字
阅读时间约:3 分钟
网络上有一个流行用语 , “我emo了” , 指的是“我情绪上来了”“我抑郁了”“我不开心了” 。 总的来说 , 就是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 。
如果这是开个玩笑、自嘲 , 那无伤大雅 。 可如果真的怀疑自己得抑郁症了 , 那就得重视起来了 。
需要澄清的是 , 每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都可能会出现过抑郁情绪 , 但抑郁情绪≠抑郁症 , “我抑郁了”≠“我得抑郁症了” 。 后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
可是 , 如果长期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 , 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被抑郁情绪占据 , 难以自我调整 , 那确实有可能得了抑郁症 。
|孩子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找医生时要避开的3个误区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有这样的怀疑 , 那么你要感到庆幸 , 因为抑郁症早期是最佳的心理干预时机 , 也是最容易康复的阶段 。 但前提是 , 我们得及时行动 , 并采取了正确、科学的应对措施 。
当你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并想求诊时 , 一定要留意以下3个注意事项:
第一 , 很多人因为对抑郁症有较强的“病耻感”或其它客观原因 , 无法到精神科医院或三甲医院就诊 , 想寻求网络问诊 。
在一定程度上 , 网络问诊确实为患者带来了便利 , 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医疗意见 。 目前也有不少有名的精神科专家开通了网络问诊 , 作为线下诊疗的补充 。
但患者和家属应注意 , 如果是首诊 , 也就是怀疑得了抑郁症后第一次去精神科的话 , 最好还是去权威的精神科医院或三甲医院 。 因为首诊涉及到较多的检查和排除性诊断 , 线上问诊往往难以实现 。
另外 , 大家上网搜索网络问诊时 , 对注有“广告”字样的、或明显是推广网页的问诊平台 , 一定要警惕 。 慎防被某田系医院耽误了病情 , 还坑骗了钱财 。
第二 , 若想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 , 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 , 让执业精神科医生来判断 。
我国法律规定 , 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只能由符合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在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内进行 。 其他人群、其他科室的医生、甚至如果精神科医生不在医疗机构内的话 , 都不能下相关诊断 。
所以 , 如果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甚至神经内科医生作出的所谓“诊断” , 这是违法的 , 误诊的风险也很大 。
在精神医学中 , 抑郁症的诊断有科学、专业、严谨的过程 。 精神科医生除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 , 往往还需要专业工具、相关实验室的检查来辅助判断 , 尤其是首诊 。
比如 , 医生会先查看患者的症状是否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除了听患者及家属描述病史外 , 可能还会使用量表 。
常用的量表包括SCL-90、SDS、PHQ-9 等 , 可作为抑郁症筛查、严重程度评估以及修正治疗方案的辅助工具 。
|孩子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找医生时要避开的3个误区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症状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 医生还要排除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障碍 。
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激素低下、维生素 B12 或者叶酸的缺乏等 , 均可能导致抑郁症状;滥用酒精、药物 , 也可导致抑郁症状 。 这些情况不属于典型的抑郁症 , 治疗方案的区别很大 , 需要相关检查来帮助医生作出排除性诊断 。
第三 , 大家要意识到 , 主流的精神医学仍处于症状学诊断 。 精神科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 , 常常忽视了心理根源 ,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