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找医生时要避开的3个误区( 二 )
即便找权威的、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纠正 , 也存在“误诊”的可能性 。
比如 , 抑郁症极容易与双相障碍混淆 。 双相障碍患者在处于重度抑郁发作时 , 其症状与抑郁症一模一样 。 如果精神科医生没有意识询问患者以前是否有过躁狂/轻躁狂发作 , 就很容易将其误诊为抑郁症 。
另一方面 , 很多抑郁症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 当大量心理创伤被激活时 , 内心积累的愤怒会以大发脾气、暴躁易怒、打人毁物形式呈现出来 。
这属于激越状态 。 但绝大部分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易激惹 , 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 , 从而诊断为双相障碍 。 我们认为这也是不妥的 。
另外 , 抑郁症、双相障碍都极有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混淆 。 当患者因遭受重大创伤而表现出情绪问题时 , 往往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
但如果就医时 , 患者没有意识说出创伤事件;或临床医生也缺乏深入问诊的意识的话 , 就很容易漏诊了PTSD 。 那么治疗方案自然就缺乏针对性 , 患者容易迁延不愈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属于病因学诊断 , 若患者遭受的心理创伤是源于别人的侵害 , 该诊断将对维权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 希望患者及精神科医生都能加强意识 。
鼓励大家了解以上要点、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 不是让大家在就诊时质疑、反驳医生 , 更不是让大家讳疾忌医 。
【|孩子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父母找医生时要避开的3个误区】而是希望大家能在就诊过程中 , 对精神心理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 心里有数 。 不仅能客观、理性地理解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意见 , 也能简单判断出网上流传的抑郁症信息是否科学 , 免于陷入对疾病的焦虑、恐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拒绝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努力逼自己做好这三件事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