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

1、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是仰韶文化 。
仰韶村遗址被发现后,先后经过1921年、1951年、1980年共三次发掘 , 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在第一次发掘之后 , 按照当时国际上考古学惯例 , 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第一次发掘 , 1921年10月27日开始,12月1日结束,历时36天 。发掘由瑞典人安特生和地质学者袁复礼主持 。
分布情况
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 , 大约处于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 。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 , 其上限当为5000BC 。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 。

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以遗址地名命名的第一个遗址是哪里?仰韶遗址 。
【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是仰韶遗址,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对仰韶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根据出土文物,证实该处为我国远古文化的遗存,按照考古学惯例,一般将首次发现古文化遗存的地名命名为该文化的名称 , 故称为“仰韶文化" 。
遗址特点:
仰韶村遗址由北而南,地势由高向低,呈缓坡状 。遗址长约900米,宽约300米,面积近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5米 。由于被发源于韶山的两条自然冲沟不断下切,在遗址两边形成了东西两条深沟 。
这2条沟在遗址南部相交 , 汇成小寨沟向下直达南部的涧河,使遗址成半岛状 。2条沟从两侧到沟底 , 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自然立体形生态植被地貌 。
在半岛形状的遗址地面,由于坡度较大,当地农民将耕地修成梯田耕种 。在梯田的地堰断面,留下了很多裸露在外的文化层断面 。
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是什么?是仰韶文化 。
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 。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 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 。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 。
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
仰韶文化地位:
除了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 仰韶文化还是学术研究史最长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是我国史前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 ,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步大都与仰韶文化发掘研究息息相关 。
考古发掘成果显示,仰韶文化年代跨度长达2000多年,遗址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内蒙古、四川等10个省区,仅河南就有约3000处 。
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考古文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中国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是什么?仰韶文化 。
仰韶文化的发现主要是先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发现的,这里也是渑池县仰韶乡境内的一个地方,地势呈现出一种北高南低的样子,遗址北边就是韶山 , 仰韶村的名字就是取自于韶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