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日晷投影日晷(Analemmatic Sundial)不设置指时针 , 仅在地平面依地理纬度的不同绘制不同扁率的椭圆,在其上刻划时间线,并将长轴指向正东西方向 , 南北向的短轴上则需刻上日期,指示立竿测量时刻的正确位置 。
?。?)平日晷平日晷晷面水平放置而晷针指向北极,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
角度等计算日晷的制作除了指时针必需正确的安装之外 , 时间线的刻划也不能忽视 。各形日晷时间线的刻划与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时针的高度等,都有关系 。假设地理纬度为φ , 指时针的高度为H,要刻划的时间与正午的差值为T;时间线与指时针的夹角为A,距离为D,则各形日晷的计算式如下:
?。?)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 赤道式日晷:等分圆盘,每小时相当与十五度,正午线垂直朝下 。
?。?) 极地晷:D=H*TAN(15*T)
?。?)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 东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 侧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时针与墙面垂线的夹角TAN(W)=SIN(θ)*COT(φ)
指时针高出于墙面的夹角SIN(O)=COS(θ)*COS(φ)
指时针与正午线的时间线差COT(R)=COT(θ)*SIN(φ)
6点与12点时间线的夹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墙面的斜角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椭圆长轴与短轴的比:sin(φ)
竖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del:太阳的赤纬,V:时间点在短轴方向上的值
D:时间点在长轴方向上的值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 , 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 。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中国古代测时仪器 。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有时间刻度,晷针垂直于盘面,通过晷针日影在盘面上的方向就能测定时间 。因盘面安置的方向不同,日晷可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 。日晷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但晷盘是木制的 。后世改用石质晷盘,金属晷针 。北京故宫等处保存的都是清代制造的石质赤道日晷 。赤道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2) [sundial]∶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又称“日规” , 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 , 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 , 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 , 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 , 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 。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精选56句 冬天晒太阳的幽默说说
- 精选57句 冬天晒太阳发朋友圈句子
- 2023年12月23日求财最佳方位
- 2023年12月19日财神方位在哪
- 藏红花需要晒干还是阴干,藏红花能在太阳下晒干吗?
- 2023年12月7日的财运最佳方向
- 2023年11月17日的财运最佳方向
- 2023年12月5日求财最佳方向
- 2023企业中秋节祝福语
- 2023年中秋节的诗句祝福语